隨著性別平權教育、概念的建立與推廣,更多女性了解改變的力量始終掌握在我們手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意義。當我們慶祝全球女性所取得的進步時,也必須正視女性應積極掌控自身健康的迫切需求。
在職場打拚、承擔家庭責任,並時常擔任主要照護者的角色,女性往往承受著過高的壓力,這種長期的壓力容易導致各種身心健康問題。持續的高壓狀態可能削弱免疫系統,引發荷爾蒙失調、睡眠障礙,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憂鬱症的風險。許多改變人生的重大疾病,如自體免疫疾病、失智症及肌少症,女性的罹患比例遠高於男性。因此,女性應深入了解這些健康問題的複雜性,並積極尋求符合自身需求的個人化照護方案。
優先關注心臟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亞洲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19 年約佔女性死亡率的 35%。數據顯示,當年亞洲地區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為每 10 萬人口 467.2 例,為全球最高。這種疾病影響各年齡層的女性,但由於社會大眾與醫療專業人員對其認識不足,常導致心血管疾病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定期檢查血壓、膽固醇、體重與血糖等風險指標,是及早發現心臟健康問題的關鍵。
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與維持適當體重,都是促進心臟健康的重要因素。瑜珈與冥想等活動不僅有助於身心平衡,也能降低壓力,進而改善血壓與膽固醇數值。運動可幫助血管放鬆與擴張,使血液順暢流動,有效滋養心臟,維持其良好功能。
健康飲食對心血管健康亦發揮關鍵作用。新鮮水果、色彩繽紛的蔬菜、瘦肉蛋白與全穀類能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與營養。此外,富含 Omega-3 脂肪酸與植物營養素的食物,如深海魚、亞麻籽、核桃、南瓜子與黃豆,也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關注荷爾蒙健康
荷爾蒙變化是女性一生中自然的生理歷程,從青春期、懷孕到更年期,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經期不規律、情緒波動及生育問題等健康挑戰。
鐵質作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對女性的荷爾蒙平衡至關重要。鐵是血紅素的主要成分,血紅素是一種存在於紅血球中的蛋白質,負責將氧氣輸送至全身。女性每月生理期都會流失鐵質,而許多女性的飲食攝取未能滿足每日所需。維持足夠的鐵質攝取,對於身體整體健康,特別是在荷爾蒙變動頻繁的生命階段至關重要。
解決荷爾蒙失衡問題,需要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社交支持來改善。此外,定期健康檢查與適當的醫療照護,也是維護荷爾蒙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解肌肉流失與骨骼脆弱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會逐漸喪失骨骼肌質量與肌力,這種現象稱為肌少症,而女性往往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肌肉力量對於降低跌倒風險及預防骨折至關重要,因此肌少症可能帶來嚴重影響。研究指出,年齡、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骨骼肌指數及空腹血糖水準,都可能是女性罹患肌少症的風險因素。
另一方面,骨質疏鬆症是由於骨骼內的鈣質流失,導致骨骼變得脆弱且更容易發生骨折。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主要是因為更年期帶來的荷爾蒙變化直接影響骨密度,增加骨骼脆弱的風險。
維持日常身體活動,並透過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來增強骨質密度與維持肌肉質量,對於年長女性尤為重要。同時,均衡飲食在預防與管理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方面,也扮演關鍵角色。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增強肌力,減緩肌少症的進程,進而提升生活品質。為了補充骨骼所需的鈣質,可選擇綠葉蔬菜、豆腐及乳製品如牛奶、起司與優格。此外,維生素 D 有助於促進鈣質吸收,進而維護骨骼與牙齒的健康。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包括富脂魚類、蛋黃、營養強化食品與動物肝臟,但由於單靠飲食難以獲取足夠的維生素 D,因此可能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品來滿足身體需求。
維持均衡飲食、保持活動力、確保充足的睡眠以及管理壓力,能夠幫助女性減少生活中面臨的健康挑戰。研究顯示,與他人一起運動能夠培養社群意識、建立團隊精神並增強共同目標感,特別是對女性而言,這種支持感能夠帶來更多正向影響。團體運動如團隊競技、健身課程或步行團體,不僅提供社交互動的機會,也能減少孤獨感與疏離感,進而提升心理健康。
儘管近年來關於女性健康的討論有所進步,但顯然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提升健康意識與教育、重視自我照護,以及爭取更好的醫療資源,都能幫助女性加速邁向真正的自主與健康。這段旅程不僅關乎身心健康,更與女性的權利與機會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