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享食育協會主辦的「2025第八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於2025年4月20日假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舉行,本屆賽事以「午餐食惜生」為主題,共有來自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彰化縣、嘉義縣、臺南市及花蓮縣等八縣市十二組隊伍晉級全國總決賽,透過餐食的力量,重新思考我們與食物、環境的關係。
大享食育協會理事長任孟淵表示,我們總以為教育從課堂開始,卻常常忘記孩子對世界的第一個深刻體會發生在最平常的飲食。學校裡的這一頓午餐,或許是他首次經歷所有人都放下手機、一起安靜吃飯的場合,也是他第一次學習到無論喜歡與否,飲食是一種責任的開始。透過賽事邀請大家一起從這頓飯開始,重新探究我們飲食的態度及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本屆賽事特別遴選一名國小生與一名國中生擔任學生評審,加上烹飪料理老師蔡季芳、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鮮食採購資深經理王秋涵、食材文化研究家徐仲老師、里仁社會企業行銷經理陳美慈、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兼職幹事邵蘊萍、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許青雲與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教授劉沁瑜,組成跨領域的專業評審團。
本屆大賽感謝來多方協力,包括全家便利商店、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興大學有機農業推動中心、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大聯合環控股份有限公司、新浦樂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林健康 Be Lean、味王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好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鍋寶股份有限公司、momo 親子台、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及三壐國際整合設計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支持,攜手守護學童健康,共築永續飲食未來。
台中市清水國小、光明國中及華龍國小三校晉級總決賽,歷經今天一整天的賽事後,清水國小勇奪大賽食育教學卓越獎及創新交流獎,光明國中拿下佳作,華龍國小也拿下發表組特優獎,台中市午餐團隊再次以精湛的表現和對「惜食」理念的深刻詮釋,在眾多隊伍中脫穎而出。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學生午餐品質,此次午餐大賽以「午餐食惜生」為主題,選擇在地食材、全食物利用等方式,達到善用食材,減少浪費的惜食行動,與台中市學校午餐所推動「營養午餐5元加碼政策」十分契合,鼓勵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有機蔬菜,要求各校每週至少應有1道有機蔬果、1次台中市在地蔬果或生鮮農漁產品為午餐食材,讓校園師生吃得安全、吃得安心。
蔣局長更進一步說,台中市學校於歷屆午餐大賽上表現亮眼,112年與去(113)年五權國中及清海國中分別拿下第六屆及第七屆台灣學校午餐大賽冠軍;今年台中市參賽隊伍將在地食材及特色文化融入惜食概念,透過地產地消的消費模式,減少食物里程與碳足跡,讓學生建立低碳環境永續的觀念。
勇奪食育教學卓越獎、創新交流獎的清水國小營養師朱倖槿表示,此次推出海陸地芋飯、黃金信魚、玉米粒綴柯白菜、清水肉羹湯、茂谷柑及鮮奶;採用梧棲漁港的水產品作為主軸,並用沙鹿紅土地瓜及大甲芋頭製成海陸地芋飯;黃金信魚加入漁港盛產的信魚(烏魚),此外也將一年級健康課介紹到的「飲食紅綠燈」融入餐點當中,以創新並富文化特色的餐點,讓孩子們認識飲食與環境的關係,尊重食物的來源,以行動來守護地球。
榮獲發表組特優獎的華龍國小專案經理人彭筱晴說明,此次菜單融入大甲食材與傳統文化,設計米香芋福、繞境之味燻金豬、青花好團圓、好味鮮蔬羹及聖女駕到,將大甲盛產的芋頭及秈米製作成芋頭糕,另外也選用大安區生產且具產銷履歷的豬肉,搭配低碳的豆製品,以煙燻方式製成繞境之味燻金豬,藉此將傳統文化結合地方食材,以達到吃光光的惜食概念。
獲得佳作的光明國中營養師陳怡如指出,這次比賽以國三考生「包高中祈福餐」為設計理念,以包高粽、螢向光明、知足如意、狀元紅及有梗彩頭湯等餐點,將對學生的祝福轉化成均衡的營養,讓學生在會考時,能具備健康且頭腦清晰的身體。

大甲區華龍國小榮獲發表組特優

清水區清水國小勇奪大賽食育教學卓越獎及創新交流獎

光明國中榮獲佳作

清水區清水國小進行食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