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4/15起擴大徵件增設「手機組」推全民攝影時代!青少年免報名費  論壇&工作坊不間斷  連結土地情感實踐美學教育

一年一度的攝影盛會來了!《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今(4/9)宣布,「2025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將於4月15日至7月15日正式啟動徵件。本屆賽事全面擴大,新增「手機組」打破攝影必須使用專業器材的迷思;18歲以下青少年亦免收報名費用,降低參賽門檻,鼓勵全民用影像訴說與臺灣土地的故事。

賽事由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執行長周文玲表示:「緯創希望透過與國家地理雜誌合作記錄自然人文與環境生態,用影像喚起公民保育意識。」協辦單位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也表示:「攝影大賽長年推動臺灣在地影像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攝影及敘事能力,未來將持續支持青少年影像與媒體素養培育計畫。」記者會現場亦邀請環境紀錄片導演柯金源、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蔡文祥、攝影藝術家劉振祥、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與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王為豪等重量級影視專家,分享珍貴影像經驗,鼓勵更多民眾報名參與。此外,更特別邀請國家地理著名生態攝影師 Christian Ziegler遠道來臺,9月27日將於頒獎典禮的論壇中傳授拍攝動植物生態的獨門法則。

《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表示:「今年特別將〈手機組〉獨立出來,是回應影像世代的變化。我們希望不論年齡、設備或經驗,每個人都能用鏡頭說出自己的故事,讓影像成為看見臺灣、發現生態的方式。」

全民攝影時代來臨!啟動「手機組」徵件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今年邁入第九屆,除既有的「人物」、「地方」、「自然」、「青少年」四大組別;自2022年起與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為臺灣大賽合作增設年度公益主題「生態環境組」,並透過生態環境出任務、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等行動,持續推廣保育觀念;連續三年獨家贊助,去年首度新增「星空組」,邀請更多元的創作者加入,同時重啟「鳥類攝影」投稿,倡導友善拍攝與生態倫理。今年因應世代轉變,特別開設「手機組」,推動攝影普及化,隨時隨地都能記錄當下的感動,不論設備與經驗,都能以影像紀錄身邊的生態風景與人文故事,開啟全民攝影新時代。

「生態環境出任務」首度增開名額  擴大賽事影響力

延續關注生態議題的初衷,今年「生態環境組」進一步擴大規模,受矚目的「生態環境出任務」計畫首度增開名額,除冠軍外,亞軍,以及青少年組冠軍,也將有機會由臺灣知名的環境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親自帶領,前往臺灣保育棲地進行實地拍攝與紀錄。期待讓更多具潛力的創作者與影像行動者深入參與,將臺灣的生態多樣性透過影像傳遞出去,進一步喚起社會對永續環境的關注與行動。

《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表示:「上一屆攝影大賽新增星空組,獲得廣大迴響,總徵件量相較前年成長近一倍。今年進一步擴大徵件,希望不僅提升徵件數量,涵蓋的年齡層與關注議題也將隨著制度的改變而更廣更深,全面提升臺灣攝影大賽的影響力。」

鼓勵青少年參與   18歲以下免報名費

《國家地理》雜誌觀察到,近年來青少年於攝影大賽中表現亮眼,為持續鼓勵年輕族群踴躍參賽,今年更首度宣布免除18歲以下參賽者的報名費,讓更多青少年能盡情展現對生態與生活的觀察力,並透過影像敘事表達關懷,也期盼從中發掘具潛力的新星,培育守護環境的下一代。


特邀攝影大師 Christian Ziegler 來臺!近十場論壇&工作坊精彩登場

今年大賽特別邀請《國家地理》雜誌國際攝影師Christian Ziegler遠道來臺,9月27日將於頒獎典禮的論壇中傳授拍攝動植物生態的獨門法則。Christian是國際保育攝影師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Conservation Photographers, iLCP)的創始成員。他的作品曾四度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 Award),並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及「歐洲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中多次獲獎;更被北美自然攝影協會評選為2017 年度傑出自然攝影師。

為推廣攝影美學教育,徵件期間將邀請影像界具代表性的講師,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舉辦一系列具指標意義的「攝影論壇」講座,主題涵蓋人文、星空、生態與手機攝影四大面向,從環境永續、關注家鄉、國際視野角度切入,對社會大眾及青少年傳遞攝影的觀念與技巧。論壇陣容包含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蔡文祥,分享人文紀實攝影與歷史時刻的捕捉;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解析星空攝影入門;多次獲得金馬獎、金穗獎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探討生態攝影倫理;曾獲《第25屆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的攝影藝術家劉振祥,則解說手機攝影技巧。

除了攝影論壇,《國家地理》雜誌與世新大學首度合作,為12至18歲青少年打造專屬「青少年攝影工作坊」,由二屆金鼎奬攝影奬得主暨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胡齊元及助理教授邱子杭親自授課,透過三天兩夜課程密集培訓,引導學員探索攝影奧秘,培養長期興趣與美學感知。

此外,針對今年新設的「手機組」,也將攜手vivo舉辦三場手機攝影工作坊 (北中南各一場) ,由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擔任講師,除了室內課程,戶外實拍課程更是能體驗vivo X200 系列手機強大的攝影功能,每場限25位名額,提供手機攝影愛好者學習與實作的機會。

《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表示:「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是素人攝影師展現作品的絕佳舞台,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鏡頭,以創意與技巧訴說影像的故事。」2025年徵件時間自4月15日至7月15日止,獎品除了高額奬金,合作伙伴亦提供豐富精美的獎項,包含vivo X200系列手機、長榮航空亞洲不限航點來回機票、煙波大飯店住宿券、JANSPORT背包及景德光學、鴻宇光學、永光儀器提供的望遠鏡奬項等,期盼募集更優質攝影作品,喚起社會對永續環保的意識及對生態的關注。

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徵件資訊

徵件時間:4/15(二) 中午12:00 – 7/15(二) 中午 12:00

大賽網址:https://www.natgeomedia.com/photocontest/

國家地理雜誌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atgeomedia

國家地理雜誌 官網:https://www.natgeomedia.com/

*活動相關資訊,請以「國家地理雜誌活動專頁」公告為主

【附件】

「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 徵件辦法

  1. 組別及報名費

「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共設「人物」、「地方」、「自然」、「生態環境」、「星空」(深空類、太陽系類、星景類)、「手機」、「青少年」七個徵件組,其中「青少年」組,希望鼓勵大賽徵件截止前未滿18歲者參賽

  • 成人:報名費$300,每組最多提交3件作品,同作品不可重複投件(人物、地方、自然、星空、生態環境、手機)
  • 青少年:免報名費,每組最多提交3件作品,同作品不可重複投件(青少年、生態環境)
  • 「生態環境」組徵件特別說明

「生態環境」:以5-10張照片為一件有故事性的作品,揭露生態環境對地球永續的重要、報導生態環境的現象與事件,或記錄正努力維繫生態環境的團體及個人

  • 徵件期間、徵件網址

徵件期間:2025/4/15 12:00 – 7/15 12:00

各項參賽細節,詳見徵件網站https://www.natgeomedia.com/photocontest/

  • 各組獎項、獎金及獎品

2025大賽的獎品,包含vivo X200系列手機、長榮航空亞洲不限航點來回機票、煙波大飯店住宿券、JANSPORT背包及景德光學、鴻宇光學、永光儀器提供的望遠鏡奬項等豐富的精美獎品。

伍、攝影論壇資訊

第一場 這是台灣—Taiwan Way 的時光敘事

時間:5月11日 14:00

地點: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講:攝影藝術家策展人 蔡文祥

講者介紹:

        今年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的評審,曾擔任六年雜誌與報紙媒體記者,從事新聞報導攝影工作。他參與過台灣多次重大社會運動的紀實拍攝,如野百合學運和520農民運動,透過鏡頭記錄歷史性的時刻。作品融合設計、建築、空間等多元元素,探索影像的多樣性與可能性。他的作品曾在紐約、台北、高雄、廣東等地的美術館展出,並與國內外藝術家聯展。

第二場 手機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成為我們記憶的延伸

時間:6月7日 14:00

地點: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講:攝影藝術家 劉振祥

講者介紹:

        長期活躍於社會運動、藝文表演以及電影劇照攝影領域。曾獲得第33屆吳三連獎藝術獎攝影類,並於2023年獲頒第25屆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肯定他在台灣電影攝影界的傑出貢獻。

第三場 凝視宇宙—深空天文攝影新手入坑指南

時間:6月14日 14:00

地點: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講: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  李永適

講者介紹:

        ​李永適先生現任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暨《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曾擔任《大地地理》雜誌總編輯、《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創刊主編,以及中國大陸《華夏地理》雜誌主編等職務。​他四度獲得雜誌報導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等多項獎項。

第四場 我的拍鳥人生

時間:6月28日 14:00

地點: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講:生態紀錄片導演 梁皆得

講者介紹:

       生態紀錄片導演及鳥類研究者,他的作品包括《草山鷹飛》、《菱池倩影》等,均受到高度關注,並多次獲得金馬獎、金穗獎等殊榮。他的紀錄片作品深刻呈現鳥類與環境的關係,並透過影像呼籲關注生態保護,尤其在拍攝過程中,曾發現瀕臨絕跡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引起廣泛關注。

陸、攝影工作坊資訊

青少年攝影工作坊

宗旨:

國家地理雜誌與世新大學共同合作,三天兩夜的課程旨在幫助12-18歲的國高中生探索並培養攝影興趣,進一步了解攝影學的核心內容。將結合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與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的專業資源,提供豐富的課程與實作機會,讓學員在理論與實踐中提升攝影技巧,並培養敘事與創作能力。

報名:4月初開放報名至報名額滿截止

課程:7/4-7/6

講師:

  •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陳郁文
  •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系主任 胡齊元 
  •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邱子杭

對象:12-18歲,對攝影有興趣的學員

地點/協辦單位:世新大學/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課程規劃:

  • 圖片說故事:探索攝影與視覺敘事,學習如何透過影像傳達情感與概念。
  • 實操分組訓練:學員分組,由攝影講師指導進行戶外與室內攝影練習。
  • 數位攝影棚體驗:學習燈光運用、佈景設計與人像攝影技巧。

手機攝影工作坊

宗旨:

攝影是理性科技與感性藝術結合而生的一門專業藝術,隨著手機攝影技術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選擇用手機來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麗瞬間。為了更好地支持手機攝影愛好者,我們特別舉辦了手機攝影講座與實務工作坊,讓參賽者能學到更多手機攝影技巧,無論是拍攝構圖、光線運用還是後期處理等方面,均能提供專業指導與實用建議。

時間:

5/18(日) 一日臺北手機工作坊,每場25人

5/24(六) 一日鹿港手機工作坊,每場25人

6/14(六) 一日高雄手機工作坊,每場25人

講師:陳郁文

  • 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
  • 第41屆、第47屆金鼎奬攝影奬
  • 2015年台海新聞攝影大賽兩岸海洋新聞類金獎
  • 2000年 永續台灣報導獎 攝影類 首獎

課程內容:

本次課程除了室內課程,戶外實拍課程更是能體驗vivo X200 系列手機強大的攝影功能,每場限25位名額,提供手機攝影愛好者學習與實作的機會。vivo X200 Pro 是一款專為攝影愛好者設計的手機,擁有 200MP 主攝像頭、超廣角和長焦鏡頭,並搭載先進的影像處理技術,提供卓越的拍攝效果。

(圖一 )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增設「手機組」、青少年免報名費、擴大生態生態環境出任務,讓每個人都能透過鏡頭,以創意與技巧訴說影像的故事。

(圖二) 大賽由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連續第四年獨家贊助,與柯金源導演攜手打造生態環境出任務計畫,首度增開名額、擴大賽事影響力。

(圖三) 國家地理雜誌為推廣攝影美學教育,邀請影像界重量級講師舉辦近十場論壇及工作坊,連結土地情感並實踐美學教育。

(圖四) 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鼓勵青少年參與,18歲以下免報名費,更首度合作世新大學,為12至18歲青少年打造專屬「青少年攝影工作坊」。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