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秋季新展開幕 深入探索鳴蟲文化,感受自然旋律與鳴蟲文物的獨特魅力!

鳴蟲自古以來便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無論在鄉村或城市,總能見到牠們的蹤跡,從中發展出的文化、知識和技藝也極具傳承價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劃「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聚焦於蟬、螽蟴與蟋蟀三類鳴蟲,透過精選標本與文物,結合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從藝術、生物學及保育層面介紹鳴蟲文化及生態現況。即日起至114年5月11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開場致詞時首先用台語介紹三種鳴蟲的名稱,並列舉小時候物資缺乏,兒童以蒐集蟬殼賺零用錢換取冰棒,以及灌蟋蟀的兒時回憶為例,分享過往兒童如何捕蟬、以環保永續的方式與自然互動。洪世佑表示,現在學童對鳴蟲比較陌生,本次展出的三種鳴蟲曾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歡迎阿公阿嬤一起來回味,也歡迎帶小孩一起來認識鳴蟲的文化性跟科學,最重要的是還可以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本次特展共規劃「鳴蟲的相關故事」、「鳴蟲的詩詞」、「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鳴蟲的生物學」、「鳴蟲的保育」等五大單元主題。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國立臺灣大學知名昆蟲學者楊平世收藏的鳴蟲文物,楊平世表示,這個展覽最大的目的就是普羅化,在古老的國家,如中國、西班牙、義大利等都有賞玩鳴蟲相關的蟲具。本次展覽除了個人的收藏,還結合臺大的館藏標本,搭配各種影像和聲音,希望大家多來幾次。其中玉唅蟬、範製雞心形蟈蟈葫蘆罐及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等均是難得一見的亮點展品。

玉唅蟬是陪葬玉器組中的一件,蘊藏生命「生生不息」的意義。古人認為玉有除凶去害和避邪擋煞效用,用玉器塞住死者的九竅,可使屍身不腐、精氣長存,進而獲得永生的機會,九竅玉中最講究的是口唅,最常見的造型為蟬,又稱為唅蟬。本次展出的玉唅蟬,表面呈現沁色和鈣化現象,為典型的「漢八刀」玉蟬。

雞心形葫蘆罐是飼養蟈蟈的實用蟲具,本次展出的「範製富貴有餘銘文雞心形蟈蟈葫蘆罐附木口琥珀雕花高蒙芯」造型典雅端正,銘文清晰深刻,蒙芯用琥珀鏤雕蒼松和3隻可動的飛鳥,象徵長壽、堅韌不屈,和遠離官場、推崇自然的志趣,製作精良,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顏色及造型極為仿真,竹筍殼皮紋理細膩且層次分明,蟈蟈不僅具有體節和翅脈且還附上一對長觸角,是非常精細寫實的作品,使用產量有限的紫砂土,是相當罕見的文物。本件作品巧妙搭配自然界中常見的鳴蟲(蟈蟈)和食用的植物(竹筍),雖然取材於日常生活卻不落俗套,隱含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傳統中,飼養鳴蟲不僅是休閒活動,更是一種藝術追求。這些昆蟲往往被賦予了美感與情感的象徵,成為我們閒適生活中的重要陪伴,本次特展以古今中外與鳴蟲相關的故事、詩詞揭開序幕,接續從科學的角度探討鳴蟲的行為與生態價值,幫助觀眾理解這些昆蟲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及其生存特性。最後以鳴蟲現今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以及保護鳴蟲和其棲地的重要性作為收尾,希望在引發觀眾對鳴蟲興趣的同時,也讓大眾理解這些昆蟲在我們生活中的文化意義和重要性。

更多展覽及相關活動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教育活動查詢(http://www.ntm.gov.tw)。

展覽資訊

「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

時間|113.9.24(二)~114.5.11(日) (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1樓西展間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策展人楊平世於展場導覽各種造型蟲具

臺博館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今日開幕,聚焦於蟬、螽蟴與蟋蟀三類鳴蟲。左3臺大昆蟲學系教授許如君、左5策展人楊平世、左6臺博館館長洪世佑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邀請闔家共同觀展,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