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2024世界病人安全日臺灣病友聯盟呼籲改善診斷 確保病人安全推動實質病人參與是病安關鍵

臺灣病友聯盟召開2024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聯合健康照護體系利害關係人,共同呼籲提高病人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下稱病安日),今年之倡導主題為「改善診斷 確保病人安全」,為響應世界病安日,臺灣病友聯盟(TAPO)10日舉辦「2024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邀集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兩大主管機關,以及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醫策會、醫療改革基金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等推動病安之重要單位,共同呼籲倡導病友安全。臺灣病友聯盟吳鴻來理事長表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成為病友的時刻,希望社會大眾一定要重視病人安全。

政府及醫病共同攜手改善診斷 確保病人安全

中央健康保險署龐一鳴副署長指出,二代健保以來注重公民參與,制定了「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辦法」,近年也推出了健保快易通,從分享醫療資訊到疾病預測協助與資訊查詢,未來更將結合AI進行精準衛教與病人賦能,App也預計升級無障礙版本。

醫師公會全聯會蘇育儀副秘書長指出,作為醫師,減少診斷錯誤至關重要,目前已致力於提升診斷推理能力,運用現代科技如診斷輔助工具,改善資訊科技和診斷測試的可及性,同時建立系統性反饋機制,以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此外,醫全會也非常重視「醫養合一」模式,因為對疾病早期的正確診斷及治療,有助避免或延緩民眾進入需長照階段。

醫療改革基金會林雅惠執行長分享歷年接獲申訴案件與診斷相關的案例,如:誤診罹癌而被切除健康的器官、未看出有骨折或中風前兆導致延誤治療、不同醫師診斷不同影響病人決策。林執行長分析,現今過短的看診時間、個體差異、醫學發展侷限與分科精細化都可能導致診斷錯誤的發生,除了現有病安機制,如想減少可避免的誤診,政府端應擴大整合醫療及推動家醫,並落實醫預法的根本原因分析預防機制;醫療端應引導民眾給予資訊並釋疑;民眾則應盡量固定醫師看診,必要時尋求第二意見。

(臺灣病友聯盟 吳鴻來理事長)

WHO頒布病人安全權利憲章 推動實質病人參與是關鍵

近年病人安全意識的推廣及普及,有賴國際及臺灣的先進⾧期耕耘,以及相關團體陸續加入宣導行列。今年WHO更頒布了「病人安全權利憲章」,賦予病人應享有的十項基本權利,顯見國際間對病人安全議題的重視。TAPO吳鴻來理事長表示,TAPO成立以來敦促政府制定以病友為核心之醫療政策,並爭取病友團體在醫療體制中之平等發聲權,致力於推動在相關決策機制中應納入正式病友代表的參與。落實病友實質參與乃是推動病人安全的關鍵,病人安全權利憲章的第九項及第十項分別為:「享有意見受重視及公平的解決方案」以及「享有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的權利」,皆是未來推動台灣病友權益前進的重要方針,值得各界參考。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方震中執行長指出,醫策會自2004年起即邀集專家研擬我國病安目標、策略、原則與參考作法,並辦理病人安全週,於推動病安倡議累積豐厚經驗。近期醫策會觀察到病人參與是我國病安推動需加強的面向,如能借助TAPO等病友團體的力量,加強病人參與病安工作,將使我國病人安全的推動更向前邁進一大步。

身為執業藥師及健保相關總額會議代表的藥師公會全聯會鄭文柏副秘書長亦十分認同病友聯盟廣納公民參與的主張,應於相關會議中納入病友代表,以期能夠確實反映病友的需求與心聲。臺灣近年來也面臨醫療人力不足及部分資源如輸液缺乏的危機,這些也都與世界病人權利憲章的享有適切醫療照護、合格醫療人員以及安全醫療產品等相關權利有關,如何避免病人權益受損,將是未來各類醫藥專業人員、政府機關以及病友團體共同努力的方向。

藥害救濟基金會陳文雯執行長提到,近年基金會積極投入更前端的用藥安全和醫病溝通教育,希望提高民眾理解醫療健康資訊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幫助醫療人員做出準確診斷,也使病人在接受治療或用藥時,能有效管理自身健康。而今年正式實施《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是台灣病人安全的新里程碑,不但將病安通報法制化,也創造更多醫病溝通的時機、管道與資源,包括事故關懷與爭議調解,預期將帶來更開放的醫療環境,病人和家屬不再只是被動角色,可以主動提出疑慮、表達需要、參與溝通,成為病人安全的促進者。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