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一般護理之家自動撒水設備完設率100%
臺北市衛生局為提升機構自主滅火防護能力,保障住民及工作人員安全,近年來督促本市轄下18家一般護理之家皆已設置自動撒水設備,完設率達到100%。
自108年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即積極配合衛生福利部改善護理之家公共安全設施設備,組成跨局處消防、建管、電機及護理等專家團隊,全面進行臺北市轄下18家一般護理之家公安輔導訪視,藉由實地勘查,了解機構窒礙難行之處,進而邀請中央、地方委員進行輔導,協助機構改善消防設備,111年底達成所有的一般護理之家皆完成消防自動灑水系統設置。
機構設有自動撒水設備系統,可以迅速有效控制火勢成長及發煙量,更能延長避難容許時間,增加住民安全性,這項設施不僅可以保護工作人員與住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也為他們的家人及社區帶來安心感。
臺北市衛生局將持續致力於提高機構消防安全意識,透過改善護理之家設施設備、要求機構擬定災害應變計畫及落實實地演練並納入每年督導考核,強化機構災害防救能力,因應災害發生時,能將傷害及損失降到最低,以確保住民們能夠得到更安全、更安心的居住環境。
以賦能為目標的廣慈長照機構
位於臺北市廣慈博愛園區的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附設信義廣慈住宿長照機構,是國內首創以「復健導向」為目標的長照機構。本機構於今年二月正式營運,收治住民。配合既有定位(中繼期復健照護中心/照護宅),收治對象為銜接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簡稱PAC)的中繼期病人為主。此外,結合位於1樓信義門診部及2樓復健部。各樓層面積約500坪,空間寬敞明亮設施新穎。住民在住宿期間,可以至1樓信義門診看診、2樓復健部接受復健。復健中心除傳統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未來也規劃「智能復健」,透過機器人和鏡像手等科技,提升復健成效,期待讓住民能恢復生活功能,成功返家。
目前中繼期復健主要針對中風、腦傷和骨折等對象,在接受健保急性後期復健計畫(PAC)後,仍在黃金治療期或是復健後仍持續進步的對象而規畫。在這之前,健保急性後期復健專案結案,病人需要改成門診治療;然後,根據文獻,腦中風的廣義黃金期為6到12個月,如果病人持續接受復健,功能多可繼續進步。現實上,病人PAC結束出院後,因為交通等因素,大多無法接受密集式的復健,錯失最佳復健時機,殊為可惜。而一般住宿型長照機構,附近不一定有能提供職能和物理治療的復健診所,住民又要舟車勞頓,成效不彰。
信義廣慈住宿長照機構和信義門診部的專業復健團隊(復健科醫師、復健醫師)密切配合,也整合其他專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社工師及出院準備服務的人力與資源,提供跨專業團隊整合性的醫療照護及整體性評估,為病人打造專屬的高強度復健照護方案,使急性期後之失能及早恢復,減少病人長期失能風險,減輕健保醫療、家庭與社會負擔,達到多贏的目標。
目前本機構已經收案26人,其中有一位已經接受完成的復建計畫,成效良好,返家休養,達成本機構最開始的初衷,復建導向、復健賦能和回歸社區。
珍愛生命 與社區藥師一起守護您
巷口獨居的李伯伯因最近來藥局領醫院開的慢性處方箋的時候,感覺步履蹣跚、領藥種類也變多了,從表情看起來身體好像很不舒服。藥師主動慰問近況,李伯伯表示最近病況惡化、慢性疼痛問題,就診吃藥卻沒明顯改善,開始有了輕生的想法⋯⋯。
藥局對面陳家就讀大學的大女兒,來藥局領安眠藥,藥師發現陳同學有黑眼圈,天氣很熱卻還穿著長袖上衣、手腕內側隱有傷痕,領藥時眼神閃躲、情緒低落,藥師一查雲端藥歷,發現陳同學近期已經領了過量的安眠藥。藥師主動關心是否需要協助,陳同學瞬間流下淚來…。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為了積極協助陷於低潮或情緒困擾的民眾,今(112)年於7月起與臺北市藥師公會合作,結合本市638間社區藥局及藥師,宣導「1925安心專線」,並主動關心、慰問前來領藥、購藥民眾,如有心理衛生需求,主動轉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自殺防治中心資源,共同守護市民身心健康!
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6月1日提供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初步統計資料顯示,111年「以固體或液體物質(含安眠藥、鎮靜劑、農藥等)」自殺死亡的人數全國是448人,較110年415人、增加33人;而臺北市是14人,較110年6人、增加8人;其實社區中有許多類似久病不癒的長者或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可能因為遭遇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挫折或未即時獲得專業協助,因一時的衝動或蓄意利用手邊囤留的慢箋藥物或藥局成藥,進行自我傷害的行為,如果在行為前能覺察到徵兆並主動關懷與協助,就有機會阻止憾事的發生。
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過往社區藥局的藥師僅僅提供藥品販售、藥物諮詢的角色,近年因應COVID-19的防疫任務及長期照顧需求的日益增長,讓社區藥師在公共衛生工作上也承擔了重要的角色;根據臺北市藥師公會統計,112年臺北市共有638間社區藥局、1,260位社區藥師執業,藥師們在日常針對協助行動不便或久病不癒的慢性病長者,會藉由到宅送藥、藥物諮詢的同時給予關懷,如發現憂鬱傾向或失智症前兆者,即時提供憂鬱或失智篩檢評估並主動轉介醫療資源;或協助長期領用安眠藥者,轉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商服務等等。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自99年起與藥師公會合作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外,衛生局及藥師公會攜手於112年7月起結合本市社區藥師於社區藥局張貼「1925安心專線」海報宣導民眾主動求助,同時藥師於提供民眾藥事服務時,會主動關心與慰問,如發覺具有身心困擾徵兆或有異常領藥、囤藥行為的民眾,即提供心理資源的關懷小卡或轉介臺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等專業資源,由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提供心理支持與協助。
衛生局呼籲,市民如果有身心困擾,除了可以就診身心科或向就近的社區藥局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外,亦可主動至臺北市心理諮商門診尋求專業協助,門診時間可至網站(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查詢,或洽詢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衛生福利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及1999轉8858幫幫我吧專線服務。
隨著COVID-19疫情解封及暑期假期的到來,許多民眾規劃出國旅遊、進修或工作等,但各國家因氣候、環境及衛生條件差異而有不同的疫病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可於出國前2至4週安排「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旅途中應特別注意個人防疫措施,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腹瀉、皮膚出疹或相關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檢疫人員。
出國前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北市衛生局建議,國際旅遊前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國際旅遊之疫情資訊及防疫建議。也可在出國前2至4週經「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提供個別化的諮詢服務,包含目的地疫情分析、留學生出國前體檢、安排自費疫苗接種、開立黃皮書(疫苗接種證明)及預防性用藥或常備藥品。臺北市共計有5家旅遊醫學門診醫院,包含臺大醫院、馬偕醫院、萬芳醫院、內湖三軍總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王俊琪醫師表示,近期旅遊醫學門診有較多民眾諮詢有關非洲旅遊建議,非洲現為黃熱病流行國家,除接種黃熱病疫苗外,建議可再接種A型肝炎疫苗,如為育齡婦女,也可以併同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前往非洲也建議做好防蚊措施,使用防蚊液及穿著長袖淺色衣物等避免蚊蟲叮咬。
出國前可準備「旅遊健康包」,包含簡易醫療用品(如OK繃、紗布、無菌生理食鹽水、電子溫度計、口罩、乾洗手液等)、慢性病用藥及常備藥物(如鎮痛解熱藥、止瀉、止吐、暈車藥等),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者,如預計出國超過1個月,可憑機票等證明文件多領1個月的藥物。
出國期間留意健康問題
在飛航途中及出國期間仍須留意衛生及健康問題,如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養成飯前、便後或接觸食物前使用肥皂洗手的習慣;有呼吸道症狀或當地有呼吸道流行疫情時應配戴口罩;噴防蚊液、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以避免蚊蟲叮咬;不接觸禽鳥、犬貓及野生動物等。
返國後入境有症狀應主動通報
北市衛生局提醒,旅途期間或入境時如有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皮膚出疹、黃疸、週期性發冷發熱、呼吸道症狀、淋巴腺腫脹、骨頭關節酸痛、肌肉酸痛等症狀,請主動通知航空公司人員或機場檢疫人員,以獲得即時評估及照護。回國後21日內如有上述症狀,請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作為診治參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及相關建議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http://www.cdc.gov.tw/)「國際旅遊資訊」專區查詢,若有傳染病疑問及防疫相關資訊,可撥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