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分年齡層,中高齡與高齡族群如果勇於突破年齡罣礙,再次進入職場、以彈性方式繼續發光發熱,也能為產業、個人職涯締造新局!臺北市政府勞動局5月14日舉辦「Be A Shaper 壯闊新領航-全齡友善標竿企業高峰會」的上午場論壇,邀請新加坡世界廁所組織創辦人沈銳華(Jack Sim)與中化銀髮事業總經理李宗勇,分享中高齡者如何透過持續參與職場與社會發揮影響力。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副局長梁蒼淇致詞表示,臺北市在3年前比全台更早進入「超高齡社會」,而市府有鑒於「人才力」即是企業的競爭力,未來人才將無年齡的分別,整個人力市場也將走向全齡化,因此自2023年起推動「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透過具體指標引導企業建立年齡共融的職場文化,鼓勵北市企業參與認證,藉此穩定勞動力來源,並進一步提升整體組織韌性與永續發展能力。
面對年紀增長、體力與精力不及年輕人,常令中高齡者對人生感到氣餒。擔任講者的沈銳華以自己為例,在40多歲之際,雖然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失去一半的企業資產,從關注全球40%人口缺乏廁所、每年200萬人因糞便污染而罹病死亡,決定投入社會公益領域,成立世界廁所組織,在亞洲、非洲推動具有影響力的廁所運動,因此獲得聯合國認同並制定每年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
沈銳華認為,推動廁所運動讓他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他建議中高齡者提前退休後,一定要選擇自己認為有意義、能幫助世界更美好的事去做,老後人生將會過得更精彩。
同樣在40歲階段,從藥品產業轉場進入長照新領域,如今已經滿65歲的中化銀髮事業總經理李宗勇則強調,少子化造成年輕勞動力短缺,中高齡留用職場或重新進入職場,將會是常態。
李宗勇建議,退休者未來還可能有20年的壽命,因此若要調整自己、迎接再度就業,就必須從健康、經濟、再學習、傳承的四大面向,先準備好自己,包括做好健康管理,延緩失能與老化發生的時間;透過保險規畫足夠的退休金、存款;為了跟上時代、跟上新知,必須學會與AI說話;大方貢獻產業經驗價值,讓年輕世代受益。
勞動局表示,隨著臺灣進入超高齡時代,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不只來自創新科技,更來自對人才價值的再定義。誠摯邀請正在建立全齡友善職場的企業主、人資主管及各企業代表,踴躍申請「臺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攜手共創一個不分年齡、人人有位的職場環境。
高峰會內容同步於臺北市就業服務處「台北人力銀行」Facebook粉絲專頁播放,「114年臺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現正開放申請中,可上說明網站(https://b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5/AgeCert/)查詢,或撥打洽詢專線(02)2500-7006。臺北市勞動局邀請您一起「Be A Shaper」,用行動打造全齡共融的新職場時代!

圖說: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副局長梁蒼淇表示「人才力」就是企業的競爭力,臺北市政府推動「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協助企業提升韌性與競爭力。

圖說: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舉辦「Be A Shaper壯闊新領航-全齡友善標竿企業高峰會」,邀請各界代表共同討論,鼓勵企業透過具體指標引導企業建立年齡共融的職場文化。

圖說:來自新加坡的世界廁所組織創辦人沈銳華(Jack Sim)分享到,不論年紀,都應追求能讓生命更有意義、世界更美好的志向。

圖說:中化銀髮事業總經理李宗勇強調,即便是中高齡也應積極學習與AI溝通,接軌時代。

圖說:「Be A Shaper壯闊新領航-全齡友善標竿企業高峰會」現場爆滿,逾700人線上線下同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