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辦的「飽讀食書-臺灣珍味文學展」,昨(6)日起在臺灣文化中心登場。本次展覽展出20位臺灣作家描寫美食的日譯摘句,帶領大家從多元的飲食樣貌及書寫,認識臺灣各具特色的作家及作品。展覽首日在臺灣文化中心舉行開幕記者會,展覽所收錄的日譯臺書多位譯者及出版社代表出席,即將於今(7)日任滿回國的駐日大使謝長廷,亦特別出席開幕表達支持。
謝長廷在致詞時表示,能夠出席本次活動,為他的任期畫上句點,感到十分開心。這次臺灣文化中心與臺灣文學館合作,把文學和美食作結合,透過作家的筆觸,將一道道美食,傳遞給日本民眾,希望讓日本朋友透過臺灣美食認識更多臺灣作家及作品。他相信每次交流都有機會演變成善緣,這也是「善的循環」擴大的草根基礎。感謝眾多日本朋友對臺灣的幫忙,希望這樣「善的循環」能永不止息。
開幕當日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也特別錄製致詞影片表示,希望藉由這些臺灣飲食文學的精選作品,勾起眾人的舌尖記憶,帶出臺灣這片土地的多層歷史及豐富文化樣貌。本次活動也特別請到臺南的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來演繹本次展覽中所收錄的一道菜色「紅蟳米糕」,這道菜所展出的摘句出自詩人焦桐的著作《味道福爾摩莎》,也特別邀請日譯版的譯者川浩二現場朗讀日文摘句。
川浩二表示,他在首次來臺灣之前,已閱讀過一些書籍,所以對臺灣食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他覺得臺北迪化街的米粉、雞捲和油飯都非常美味,初次品嚐四神湯時也感到十分驚艷,更重要的是,在書店裡找到焦桐的《臺灣飲食文選》,透過這本書,他認識許多撰寫臺灣飲食的作家,也了解臺灣飲食文化源自於各種不同族裔及歷史背景的發展歷程,重新思考居住在臺灣的人們與其根源和食物之間的深厚聯繫。
本次展覽共分為「文學辦桌12道」、「飲食日常」及「體驗風土滋味」等展區。「文學辦桌12道」以日本民眾較為熟知或是較能代表臺灣文化的菜色為主,以臺灣傳統的辦桌文化為策展概念,透過圓桌、塑膠椅等道具營造出展場宴席氛圍,於牆面展出芒果冰、麵線、滷肉飯(肉臊飯)、金門高粱、牛肉麵、炸物、肉圓、紅蟳米糕、魚、大腸糯米、熱粥、小籠包等菜色介紹,以及對應的摘句、作家簡介。
「飲食日常」則在辦桌12道菜之外,收錄與「飲食相關」的8部臺灣文學作品,展出中文實體書籍,並以日文介紹,期能推廣外譯。「體驗風土滋味」區則透過臺灣文學館所出版的漢詩繪本、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臺菜介紹影片,向觀眾介紹傳統漢詩及新潮的臺菜。現場觀眾也可透過展覽的特製摺頁及代表各種菜色的辦桌貼紙,做出屬於自己特色的一桌菜。
「飽讀食書-臺灣珍味文學展」展覽期間自8月6日至30日,本次展覽亦與誠品生活日本橋合作,於8月7日邀請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在誠品生活日本橋大顯身手,演繹紅蟳米糕,現場也將展出本次參展書籍,同步宣傳本次展覽。
本次展覽收錄作品之譯者、主辦單位、協力單位於開幕式合影(左起譯者新井一二三、譯者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白水紀子、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駐日大使謝長廷、誠品日本橋經營團隊有鄰堂社長松信健太郎、譯者跡見學園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池上貞子、譯者川浩二、譯者中村加代子)
本次參與開幕式的貴賓於展場圓桌合影,體驗臺灣辦桌氣氛(坐於圓桌者,左起為譯者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白水紀子、誠品日本橋經營團隊有鄰堂社長松信健太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駐日大使謝長廷、譯者跡見學園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池上貞子、譯者川浩二)
紅蟳米糕與作家焦桐《味道福爾摩莎》之日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