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肥胖日 專家提醒肥胖衝擊全民健康與經濟 國健署聯合醫學會呼籲:國人正視衝擊 即刻開啟減重對話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資料指出全台成人每兩位就有一位、兒童青少年則是每三位就有一位過重或肥胖。專家提醒肥胖問題衝擊全民健康、帶來醫療負擔、勞動力以及經濟損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說明,今年世界肥胖日主題訂定為「Let’s talk about obesity and its impact正視肥胖衝擊 即刻開啟對話」,鼓勵民眾注意肥胖導致的問題,需與專業醫護人員、親子親友、甚至師生間,開啟對話共同面對肥胖問題。

近年來國家、或地方有許多相關措施的推動… 國健署賈淑麗副署長也呼籲,過重及肥胖是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將健康體位及體位管理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利用零碎的時間運動、改變生活型態、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等。

而肥胖的防治對策,從醫界對於肥胖致病的原理、減重用藥如手術、用藥等臨床證據,都已有大幅的變化與進步,尤其證據顯示,降低5-10%體重就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心血管死亡率,等多項疾病風險,國健署與台灣肥胖醫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共同提出四大提醒:

四大提醒助釐清減重觀念

  • 正視肥胖衝擊 肥胖問題不分年齡衝擊全民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指出,根據世界肥胖聯盟預測,台灣成年人過重或肥胖,正以每年4.1%幅度攀升,兒童青少年增加幅度為5%更是不容小覷。就有資料預估,全球在肥胖的花費成本在2035年將達到4兆3,000億美元,占全球GDP近3%。

臺灣兒科醫學會倪衍玄理事長也說明,兒童肥胖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性早熟、身高和體重的不正常發展,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提早發生,由於超過70%成年後會繼續肥胖,甚至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不可忽視肥胖對國家未來棟樑的成長阻礙。

  • 多動少吃 仍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黃金原則

後疫情帶來的工作方式以及坐式的生活型態讓身體活動量減少、精緻、速食類食物容易取得、外送的方便、以及外食習慣也讓民眾難以做到健康飲食。而減重的重要關鍵因素應透過飲食的控制及規律運動習慣,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減少脂肪達到身體組成的改變。林文元理事長鼓勵肥胖患者應與專業醫療人員討論並訂定個人化的減重計畫,包括了運動、飲食、也有可能建議心理評估等多元建議,才能找出致胖的個別痛點,長久維持健康體態。

  • 合法減重用藥 需醫師處方使用 

台灣食藥署這三年來陸續核准兩大類型的合法減重藥物,林文元理事長說明,其中GLP-1腸泌素主要透過減少脂肪量而降低體重,內臟脂肪減少的相對降幅大於皮下脂肪;另一類藥物則是透過結合抗憂鬱劑以及鴉片拮抗劑的成分來抑制食慾。這些藥物加上過去核准的如手術等,提供了醫界多元的介入方式協助患者作為輔助減重方式。無奈許多民眾以為這些藥物可以自行取得使用。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也聲明,食藥署多次發布提醒,海關已加強查緝不法進口藥物,提醒民眾減重藥物皆為處方藥,切勿使用來路不明之藥物,不應透過網路用藥,避免使用到偽藥或劣藥。減重藥物應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由藥師調劑,提升效果、降低副作用,正確安全的減重。

  • 開啟對話不遲疑

林文元理事長呼籲有減重需求的民眾,應優先配合飲食調整及運動生活,若改變生活型態後仍無法達到其目標體重者,應循正當醫療管道。肥胖是許多疾病的根源,不應是隱晦的話題,等待對方開啟,醫病間可以從BMI、腰圍開始切入話題。

倪衍玄理事長則提醒,家長欲幫助兒童減重,需要從家庭的飲食、健康生活習慣等下手。建議可以透過學校提供健康體位報告關心孩子的體位狀態,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療團隊,倪衍玄理事長特別說明,其實12歲以上的兒童,若經過評估有必要時已有證據能透過藥物輔助減重,鼓勵家長主動開啟對話,不錯失健康成長的機會。倪衍玄理事長說明,12歲以上的兒童,若經過評估有必要時,已有藥物輔助減重的機會。

遠離錯誤觀念 告別沉重人生!

國健署於2019年出版的「肥胖100問+」手冊至今已經五年,期間包括觀念、用藥、防治對策已有大幅的變化與進步,特於今年度集結眾多不同領域專家共同編撰更新,將於近期推出更新電子版供全民免費下載,成為全民開啟減重對話的實用工具。

臺灣兒科醫學會倪衍玄理事長分享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現況以及其治療與防治

國健署、台灣肥胖醫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諾和諾德代表攜手以「四大提醒」作為本次世界肥胖日統整呼籲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分享肥胖帶來的衝擊與肥胖症的正確治療觀念及用藥安全

國健署賈淑麗副署長分享台灣肥胖現況及防治目標與未來展望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