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應對分裂之後慢慢重組的新時代?是危機還是商機?徐旭東、韓家宇、楊應超在「2023遠見高峰會」高手過招,以切身的財經企管經驗提出洞見。
2023遠見高峰會今(18)日在台北舉行,首場專題論壇以「逆全球化,企業全球布局新思維」為題,由《遠見》總編輯李建興主持,邀請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以及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
三位與談人拆解現今全球商業樣態,當「逆全球化」的新國際現實當道,全球供應鏈破碎、各國貿易壁壘興起,新地緣政治凌駕產業發展時,該如何因應危機?
李建興:新局勢不是全面破碎化,而是解構與重組
近年來國際貿易衝突頻頻,民粹主義抬頭,資金、貨物、人才、技術等自由交流的全球化,是否已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只一次的直言:「全球化」已經是沒有了,自由貿易已經沒有了,最重要的還是國家安全。
《遠見雜誌》多次探討這項議題,也在2023年3月號封面故事進行深入探討,但「逆全球化」是全面破碎化嗎?看來也不是,而是以不同邏輯解構與重組國際新秩序。台灣企業面對國際局勢,不管是布局海外、投資大陸,還是聚焦台灣本地市場,全都是傷透了腦筋,所以這個議題不只是一個政治議題,同時也是產業議題,更是一個投資議題。
徐旭東:降低市場干預,主管機關少說話
言詞犀利風趣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從父執輩手中傳承跨國企業,在逾30年的經營下屢創佳績,2022年遠東集團資產總額超過台幣3.1兆元,為台灣多角化經營的集團代表。他也曾多次入選《哈佛商業評論》台灣企業領袖100強,亦為2021年第19屆遠見高峰會終身成就獎得主。
「全球化的意思是,你只要能夠生產最便宜最好的東西,你就可以賣到全世界,」徐旭東表示,但現在要考量的項目增加了,企業面對愈來愈多的政治干預,成本不再是最關鍵的判斷要素,已非往常的自由貿易商業環境,「這是我們現在正在面對的挑戰」。
目前遠東集團旗下有219家企業、9家上市公司,領域涵蓋石化能源、聚脂化纖、水泥、航運、零售、金融、通訊通路等10餘項產業,營運遍及兩岸、東南亞、日本、菲律賓、越南、美國等地,熟稔於全球布局。徐旭東直率指出,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全球化、逆全球化,企業要在國際立足,有三項關鍵:一是員工英文要好,所以台灣要做全球生意,雙重語言是跑不掉的。
「第二是主管機關不要多話,愈自由可能愈好,不需要求企業在哪裡不能生產,或是要求在哪裡生產比率要多少,不要有這種人為的政治干預!」徐旭東維持一貫的大砲風格。
第三點則是跨國的員工管理。他舉例,曾在美國併購一家廠家,一開始當地員工提出多達19項合約事務,他就從台灣派去123位員工接軌整頓,僅耗費三個多月就完成任務,外國人很驚訝台灣團隊的效率。但台灣員工不可能長期在地運營,終究需要當地團隊接手,所以全球化終究需要理解他國工作文化,才能成功。
韓家宇:關稅影響競爭力,加入國際組織甚為重要
第二位與談人為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他於1991年加入大成集團,2001年接任董事長迄今,領導大成集團成為橫跨農畜養殖、食品加工、餐飲通路的跨國集團,名列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台灣執行長50強、2020年台灣執行長100強、2022年台灣企業領袖100強,並獲頒2020年第18屆遠見高峰會傑出領袖獎。
「關於逆全球化,其實企業能做的有限,政府能做的略多一點,」韓家宇觀察,企業使命之一是持續發展,並對股東、員工負責,現在談的逆全球化,多數聚焦在中美矛盾之下的科技戰、晶片戰,但其實食品業以前就有。
「2008年金融危機時,小麥、玉米、黃豆等全球交易都是受到規範,例如那時烏克蘭不能出口小麥、越南不能出口稻米,所以逆全球化,說到底就是為了『國家安全』」。
他提醒,台灣糧食供應指數(自給率)很低,大約只有32%,只贏過新加坡、香港這類城市型國家,日本有四成左右,美國、法國、加拿大都非常高。台灣糧食68%靠進口,因此加入國際組織是重要的,例如2022年元旦生效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其以東協ASEAN成員國組成,最終目標是取消成員國之間90%以上商品關稅,台灣並未得以加入。
「台灣未加入RCEP,雖然看起來對電子業影響不大,因為電子零件幾乎是零關稅,但對於食品、工具機等產業,就帶來了影響,」韓家宇舉例,大成集團在東南亞養殖蝦子及生產相關產品,印尼蝦、越南蝦進口台灣,稅率約20%,但銷往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關稅,甚至是零,台灣未加入RCEP將影響產業競爭力。
「企業有時是被逼著去國外設廠,因為有些國際合約,台灣很可惜被排除在外,當然這與國際大環境有關,跟中國大陸關係影響很大,台灣怎麼樣跟中國大陸保持好關係?希望讓我們也能加入國際組織,」韓家宇有感而發。
楊應超:「一球兩治」不可逆,美國中國兩套系統
第三位與談人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為著名科技產業分析師,曾任巴克萊、花旗環球、野村證券董事總經理,多次被《機構投資人》《金融時報》《格林威治》《亞元雜誌》評選為第一名外資分析師。
熟悉國際科技產業環境的楊應超,從電子業的全球化歷程來探討未來趨勢。他表示,80年代在美國IBM做個人電腦,IBM發現供應鏈out source(分包)的全球化戰略,對產業、對商業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不是每個公司都是什麼都會做,把每個公司的強項組合起來,才是最有效率、最有成本優勢、最有競爭力的方法。
於是發明個人電腦的IBM,把軟體給微軟做、CPU給英特爾做、電腦記憶體給美光做,組裝交予台灣acer、主機板交予台灣華碩技嘉等,每個零件給每一個專家製造,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2016年川普參與美國總統開始,挑起一系列的中美矛盾,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晶片戰,「這絕對是為了政治利益,不是為了商業,科技禁令是歪打正著,美國發現晶片戰打中要害,後來又發現晶片影響現代國防,國家安全的大帽子扣下去,就更容易發動貿易戰,」楊應超分析,「一球兩治,一個地球兩個制度,是以後一定會發展的方向,而且幾乎不可逆!」
遠見高峰會論壇左起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
遠見高峰會論壇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