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典範前五名:張忠謀、張小燕、江蕙、郭台銘、沈春華
專家提醒:面對長壽人生,重新設計求學、工作、退休
幾歲算老?近四成認「至少70歲」;退休金多少才夠?58.5%認為「至少千萬」
中高齡就職難在哪?83%感受職場差別待遇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堪稱世界第一。2026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亦即每五位人口中將有一位是超過65歲的銀髮族。三年倒數計時中!你準備好了嗎?
《遠見雜誌》今(2)日發表37週年慶專題報導與調查,並主辦論壇:「迎向超高齡‧設計百歲人生未來式」,邀集產官學研各界代表研討因應之道,也發布「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關鍵調查。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臺東縣長饒慶鈴、臺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陳美娟等各界貴賓到場,分享政府、縣市與產業因應超高齡社會的政策作法。
正面迎向超高齡!重新設計求學、工作、退休三階段人生
《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表示,多年來《遠見》持續關注高齡化議題,2014年曾推出〈養得起的未來〉專題,2017年再推出〈酷老時代來了 樂在80後〉,鑒於人口老車持續加快,今年8月號再推出封面故事〈重新設計你的百歲人生〉,全面盤點台灣因應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機會,提醒民眾應在「高年級世代」,重新設計人生攻略,產業與政府也要把握銀髮商機。
論壇並邀請日本與英國專家進行視訊專題演講。以「社區3.0」理念揚名於地方創生界的日本知名社區設計大師、關西學院大學教授山崎亮,透過日本社區再造的實際案例,說明日本因應超高齡社會的未來社區可以怎麼設計。
地球另一端的英國長壽研究學者、倫敦商學院教授史考特(Andrew J. Scott),著有暢銷書《100歲的人生戰略》,已翻譯成15種語言。他指出,大家總以負面角度面對人口老化,但若正面來看,人人變長壽了,延長的人生可以做更多事情。他呼籲打破上個世紀「教育、工作、退休」的人生三階段概念,轉而布局「多階段人生」。他並指出百歲人生須準備四種資產:金融資產(老後財務)、生產性資產(工作技能與專業知識)、活力資產(身心健康、人際關係)、轉型資產(因應變局能力)。
臺東縣》全台唯一出生正成長的縣市
臺東縣長饒慶鈴則在「迎向超高齡,臺東與永續同行」專題演講中分享,因應少子與超高齡,臺東縣推出政策已奏效,包括免費到府坐月子、公私托月費一致,讓臺東在2022成為全臺唯一出生正成長縣市;深入各個聚落照護老人,並建造11座老人養護、身障機構、101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績有目共睹。
臺中市》打造尊敬長輩的城市
打造「尊敬長輩的城市」是臺中對市民的承諾,副市長王育敏表示,市府致力從陪伴照顧到打造高齡友善環境,讓銀髮族群在地安老、健康樂活,透過美樂地計畫、陽光公廁、人本友善無礙環境及運動中心等友善建設規劃,實踐「守護臺中、堅持幸福」城市願景。
關渡醫院》打造零失能的高齡生活圈
成功將臺北市關渡醫院打造成智慧醫院的院長陳亮恭於論壇中點出,台灣高齡化的核心問題為「不健康老化」。因應高齡化到來,整合民眾在醫院、社區兩端的生理數據,全方位掌握居民健康狀況,打造「零失能」的高齡生活圈。關渡醫院模式可導入全台各個社區,並依地方需求做調整,發揮當地特色,各地都能成為健康長壽的宜居城市。
國泰世華》深耕符合高齡需求的信託產品
因應未來老年經濟、監護安排及財產規劃衍生的相關問題,深耕信託服務逾20年的國泰世華銀行,致力推廣信託「守護財產、專款專用」的核心概念,以創新、友善的信託平台,彈性規劃真正符合高齡者需求的信託商品,建構理想的老後生活,並享有富足且安心的退休人生。
樂齡典範前五名:張忠謀、張小燕、江蕙、郭台銘、沈春華
會中《遠見》並發布「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獨家解讀超高齡社會5大面向的賦能程度。《遠見》本次網路問卷調查以社會、財務、職涯、科技與照護等5大面向,盤點國人的老後想像,對超高齡社會的準備度與應變力。
調查中發現,台灣社會對「老」的定義正在翻轉。近四成民眾認為至少「70歲以上」才算老年人,而且愈年長者愈不認為自己老,60歲以上族群有10.2%認為,80歲以上才稱得上是老。
那麼,多少退休金才能支應自己的退休生活?有58.5%覺得一定得超過1000萬。(表1)
哪些名人是大家心目中60歲以上的樂齡典範呢?前五名分別為張忠謀(32.7%)、張小燕 (30.8%)、江蕙(18.9%)、郭台銘(18.2%)、 沈春華(15.8%);得到逾一成青睞者還有黃仁勳 (11.2%)、張淑芬(11%)。(表2)
六成對老後財務沒信心,83%民眾感受中高齡職場歧視
本調查顯示,有約六成的民眾沒信心有足夠的退休財務,逾八成民眾考慮退休後重返職場,且約三成民眾表示任何回歸形式都可接受。其次是特定公司的兼職工作(30.1%)、外包或約聘工作(18.3%)、企業顧問與講師(16.3%)。(表3)
然而,中高齡回歸職場仍阻礙重重,約83%民眾感受年齡差別待遇,前三大差別待遇是升遷加薪機會變少(47.9%)、被勸退(44%)、職位易被調動或降階(30.8%)。(表4)進一步問到中高齡重回職場的阻礙有哪些?整體指出四大原因:被認定體力不濟,無法長時間工作(58.3%);台灣企業不喜中高齡、錄取率低(54.8%);專業能力不足或已過時(36.4%);職位高不成低不就、很尷尬(35.3%)。(表5)
《遠見》數位專題測一測 「未來,你是哪一款長輩?」
在交流對談之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陳美娟、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華碩機器人暨智慧應用總經理王恒聰,則一同探索高齡科技的全新商機,並從醫學、科技、財務等面向進行精彩交流,在人類集體邁向100歲的人生旅程中,尋找共老共好的解方。
《遠見雜誌》數位專題「高年級當家‧重新設計你的百歲人生」即日起上線。網站有上述獨家調查的全面解析,也有「你是哪一款長輩」互動式心理測驗,歡迎民眾上網透析你的老大人未來式。
掃描QR CODE測測你的老大人未來式
調查圖表參考資料如下:
表1近6成民眾覺得退休金要超過1000萬/調查出處 遠見雜誌
表2張忠謀奪樂齡典範第一/調查出處 遠見雜誌
表3退休後重返職場意願/調查出處 遠見雜誌
表4中高齡回歸職場三大差別待遇/調查出處 遠見雜誌
表5中高齡重返職場障礙/調查出處 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