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與俄烏戰爭撼動國際局勢,標誌著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衝擊力不僅遍及全球,更深深影響每一代人的想法。為了解青年對現狀及未來期望之想法,遠見雜誌與新加坡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聯合早報》特別合作,共同發布調查,針對台灣、新加坡兩地進行進行「世代調查」。調查發現,台灣和新加坡雖然同屬亞洲華人圈,但由於歷史背景、政經局勢、風土民情不盡相同,兩地的民眾對於國際關係的解讀、世界觀的見解、民生經濟的看法,以及公共議題的著重項目也各不相同,兩相比較,耐人尋味。
俄烏戰爭 兩地對美中持相反看法
台星兩國雖都認定俄羅斯是俄烏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台灣人歸咎於俄國的比例遠比新加坡高出14.7個百分點,相反的,認為美國該負責任的,台灣的比例則低於新加坡。至於介入俄烏戰爭的解鈴人,大多數的台星民眾均認為應交由俄烏兩國自行處理,但在另兩個最有實力介入的國家:美國與中國,台灣人認為美國優於中國,新加坡人則反之,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對中國的看好度不減反增。
從對美國、北約、中國、俄羅斯看法的差異上,可明顯感覺台灣相對新加坡,價值認同上更加親美、親西方,足以見得,兩岸的糾葛,左右著台灣人在意識型態的選邊。而新加坡在外交政策上,長期講究平衡,與美國、歐洲、中國等均有接觸、交往,不像台灣會有一邊倒的現象。
台星當前最重視:民生經濟,兩地20世代都關心國際情勢
當問及兩地民眾最關注哪些公共議題?結果發現,台灣人最關注的前四項議題,分別是民生與經濟(58.5%),其次依序為醫療(36.6%)、教育(30.7%)與國際局勢(28.4%),與新加坡人相當類似,排序也是民生與經濟(70.8%),醫療(50.3%)。不過相對台灣人,由於新加坡的住宅與政府政策十足相關,被視為排序第三重要的議題(34.8%), ,至於第四選項同樣是國際局勢(34%)。
有人說,全球的年輕人都在「內捲」,不關心大環境;但台星兩地的青年對國際情勢都十分關心,調查顯示,兩地20世代年輕人對國際情勢的重視均高於整體平均,儘管疫情影響跨國活動,年輕人的價值觀卻不受地域限制。
下班時間優先加班,台勝於星
在工作價值觀方面,兩地30 世代都較其他世代更渴望能多賺點錢,1分代表傾向多賺錢,10分代表實現個人理想,則台灣30世代表現平均分布在5.1分,新加坡則分布在5.4分。至於下班生活,是選擇「重要私人活動」還是「重要工作任務」?台灣人比起新加坡,整體更傾向願意優先加班處理工作,尤其60+以上,以工作為優先,符合傳統印象,華人勤勉的特色。而經過疫情肆虐、改變工作型態後,不管台灣或新加坡,均有超過半數的民眾更偏好遠距上班,且愈年輕愈偏好新工作模式,1分代表最傾向遠距,10分代表到公司完成,則台灣整體平均落在5.5分,新加坡為4.6分,新加坡民眾較台灣對遠距的認同度更高。
對成功人生的定義,台星兩地首重項目不同。近四成台灣民眾認為實現自我價值是最能代表「成功人生」的代名詞,其次為身體健康與家庭美滿;新加坡民眾則認為家庭幸福美滿是最能代表成功人生的代名詞,其次為實踐自我價值與身體健康,其中超過七成以家庭幸福美滿為人生成功定義的民眾為已婚人士。
物價上漲,台靠減少娛樂,星不買非日用品
面對物價飛漲,台灣民眾傾向「減少娛樂開銷」,整體比例達46.4%,但60世代民眾,跟其他世代相比卻做出不同選擇,以44.3%傾向「減少購買非日常必需品的開銷」最高,其次是「減少治裝需求」(42.4%)。新加坡民眾不分年齡,均優先「減少購買非日常必需品的開銷」,整體比例達55.2%。
台星兩地民眾均認為,投資理財是增加收入的最優先選擇(台68.2% 星59.3%)。但在第二選擇上則出現分歧,49.8%台灣民眾選擇「自我充實提升、進修」,42.5%新加坡民眾選擇「找兼職打工」。與減少開支相比,台灣民眾在開源上的選擇較為一致,但在節流上相對分歧,而新加坡的狀況則與台灣相反。
兩地對政府抗疫表現評價落差大,台越年長者越不滿意
在防疫滿意度上,台灣與新加坡出現極大的差異,台灣高達58.6%不滿意政府的防疫政策,每個世代均逾半數不滿意,且隨著年紀愈大愈不滿;相反的,新加坡卻有82.8%的民眾滿意政府的防疫表現,且年紀愈大愈滿意,60世代甚至出現逾9成的滿意度,與台灣相比,出現強烈的反差。
儘管台灣防疫初期表現亮眼,以「台灣模式」在國際上綻放耀眼的光芒,但在防疫進行下半場時遇到的逆風,包括2021年的疫苗短缺、2022年的快篩試劑不足等瑕疵,導致民眾對防疫政策失去信心,不滿情緒油然而生。
台灣發生的這些瑕疵,在新加坡防疫過程中不曾發生,儘管新加坡選擇與疫情共存後,每日確診人數也快速飆升,防疫政策時鬆時緊,但星國民眾始終相信政府的防疫政策,隨著生活逐漸正常化,或許是台星兩地對政府防疫表現出現顯著差異的原因。
國人最愛各界領袖:侯友宜(國內) 、李顯龍(國際)
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除了是眾所討論的話題之外,往往更也是眾人學習描摹的對象,因此,從人們的心中的「偶像」,大致可以一窺粉絲們心中理想的人設圖騰。為此《遠見》分別依據政治界、產業界與運動藝文界,針對台灣不同世代族群進行調查,探查不同年齡層的楷模,存有什麼差異。
首先在政界的部分,新北市長侯友宜以26.9%的數據,險勝第二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24.3%。而在國家元首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以30.5%的認同度拿下榜首,接下來依次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1.5%)、法國總統馬克宏(13.4%)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世代觀之,年輕世代最力挺烏國總統澤倫斯基,20世代及30世代均將澤倫斯基視為首要的學習典範,顯見澤倫斯基「戰爭英雄」的形象,頗為博得年輕人的好感;而年紀越大者愈偏好星國總理李顯龍,在60世代部分獲得最高的逾四成認同度。
而在國內產業界公眾人物,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51.4%居冠,至於國際產業界的公眾人物中,獲民眾認同為學習典範對象的前三名,分別是「股神」巴菲特、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以及Tesla執行長馬斯克。儘管馬斯克於最新的2022年富比世排行榜中,拿下全球首富,但從排行榜來看,財富的多寡,並非台灣民眾選擇學習典範的唯一指標。
運動藝文界部分,在11個人物選項中前三名分別為「觀光教父」嚴長壽(35%)、作家謝哲青(22.3%)、「舉重女神」郭婞淳(19.4%)。不同世代偏好各有所異,隨歲月增長,嚴長壽即愈受歡迎,60世代有過半民眾給予認同;反之,20世代有24.5%的民眾選擇郭婞淳,在所有選項中排序最高。
新冠肺炎與俄烏戰爭,一個是百年未見之大疫,一個是二戰後,歐陸所遭遇的最大規模戰爭,面對這兩個衝擊國際格局的大事,台灣與新加坡同屬小國,也都位於亞洲,更是以華人為主的社會,雙方看待世界的眼光相似之處自然很多,但調查結果也顯示,雙方對不同事情的看法,存在極大差異。
除了國家與國家之外,世代的差異性也十分明顯,尤其台灣內部的國際觀,顯然已有世代隔閡,如何彌合不同年齡層之間的意見分歧,讓整體社會發展共榮共好,也將是台灣未來的挑戰之一。
【調查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雜誌與聯合早報
調查方式:網路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居住在台灣、新加坡地區民眾
樣本規模:剔除聯繫方式重複、答題邏輯前後不一因素之樣本,最終台灣回收1,011份,新加坡回收1,039份
調查時間:台灣-2022年5月26日至6月30日;新加坡-2022年6月17日至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