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舉辦「打造全齡農耕的都市,跨齡市民耕種者共同發聲」記者會,今日(6/29)在士林區天母 Sogo 百貨旁的「德行繽紛農園」舉行。民間都市農耕推動團體持續串聯,透過各年齡層的「都市農夫」分享親身經驗,NGO團體從不同議題闡述都市農耕政策的重要性,藉此突顯八年來都農政策帶來的廣泛效益,鼓勵下屆市府延續並完善臺北市、以至全台的都市農業政策。
針對年底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本網提出「都市農耕政策考題」,從重視全齡農耕需求、由縣市首長整合局處措施、制訂用地取得與延續辦法等三大政策方向,要求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回應民眾在都市中耕作的需求。
不分長幼,社區種植全民受益
記者會上,分享都農經驗的「都市農夫」來自不同年齡和背景,並在都市農業裡扮演不同的角色,眾人分享都市農耕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多重價值與效益。
校園中,從泰安幼兒園吳倩蘅主任,到校園內推動農耕的建國中學家政科曾慶玲老師,以及衛理女中蔡涵宇同學及鄭詩儒同學,都分享種植如何扣連生活,改變學童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而曾老師也觀察到學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觀察園圃生物到植物的變化,正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最佳場域。「在學校辦農園,並不是要學生成為農夫,而是培養他們對待食物和土地的態度。」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副理事長李玉華提出,特公盟致力於把自然元素帶回兒童遊戲空間,也認為都市農園能在都市水泥叢林中,讓孩子體驗自然環境的美好,減緩孩童「大自然缺失症」的衝擊。
從社區的角度看,共耕時代創辦人詹凱毓,利用社會住宅的種植空間,開發都農親子共學團與互助社群,並創立品牌。她表示:「都農真的不只是在種植,它能夠玩出無限的創意!」。而臺北市銀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計畫協同主持人黃芳惠亦不約而同地指出都農引發的能量。自 7 年前田園城市政策後,城市種植蔚為風潮,在長輩中十分流行,按她觀察,長輩創造的綠色空間,已成為市內街巷的風景,甚至能夠惠及無法下樓的長輩:「從照顧和應用植物中,長輩重新獲得了生活的能量。」
本次記者會除北部的夥伴以外,中部及南部的夥伴也以預錄影片的方式針對都市農耕政策倡議提出建言。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執行委員張明純則提到都農空間有很大的潛力,例如可以藉著堆肥措施與技術,就近消化有機質枯枝落葉,促進物質循環的城市機能;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張金玉校長長期參與「南方食農聯盟」的政策倡議工作,她提出了縣市政府應積極釋出公有用地,並建立與民間的合作網絡。
從推動鄰里農園場地管理的角度,推動「德行繽紛農趣農園」的張僡美里長,以及「復建里幸福農場」的林坤信里長分別描述對社區內產生的凝聚力、對外產生的影響力,以社區園圃向外界,甚至國外來訪友人,彰顯並傳遞綠生活的模式和優勢。但復建里的園圃因為用地遭到公部門收回,已經停止營運,突顯既有都市政策下公共農園的弱勢。對此,林里長回應指:「雖然對狀態感到無奈,但期望未來的田園城市政策必須能夠注重農園如何能永續經營。」
在辦公室營運屋頂農園的博仲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文魯彬先生,也表示都市農業不限於一般社區,亦能惠及在職人士,營造更好的職場生活。現今,國內亦有 ASUS 華碩電腦、雄獅旅遊、技嘉科技等知名企業均運用企業自有空間營造員工每日可及的農園。
臺灣園藝輔助治癒協會張博然秘書長,則從園療工作經驗中,特別提到特殊族群也應當享受、參與都市農耕與綠化的樂趣,可以透過通用環境的營造與設計,來讓每一位市民自在地接觸綠意。
截至 2022 年,民間統計全國約有 720 個公共農園(類型涵蓋社區農園、集合式住宅農園、企業員工農園、果樹公園、市民農園),各縣市校園農耕的學校數量推估約 400 處。這些遍佈全臺的農耕地點,代表著多年來參與都農的紮實經驗,顯示著這些都農空間為參與者的生活帶來正面的效益,而未來的縣市政策,將左右都市農耕未來的進程。
民間都市農耕推動團體持續串聯,針對年底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提出「都市農耕政策考題」,從三大政策方向,要求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回應民眾在都市中耕作的需求:
都農三大政策訴求:重視全齡農耕需求、由縣市首長整合局處措施、制訂用地取得與延續辦法
(一)重視全齡農耕需求:以全齡農耕的理念,實質推動「七大農耕場域」政策,創造明確受益群體及公眾效益,推動社區村里公共農園,輔導公寓大廈農園與綠屋頂,籌辦研習活動深化社會照護結合綠化耕作,以學校場域培養農食公民,輔導公有行政機關與企業辦公空間建立職員農園,激發公眾館舍園區透過農耕來加值經營內容等。
(二)由縣市首長整合局處措施:須由縣市首長高度,推動跨局處整合政策,並且善用中央資源,如低碳社區、社區營造、食農教育推動等措施,縣市政策執行須與民間團體充分溝通合作。
(三)制訂用地取得與延續辦法:針對「公眾農耕用地取得與延續」制訂明確辦法,輔導有意願嘗試都市農耕的社區、企業、民間團體,找到實踐的場地。
長期推動台北市社區園圃發展的新鄉村協會秘書長陳沅蓀指出,7 年來跟隨著臺北、新北等市府的政策,推展社區園圃的工作,在過程中發現它能帶來更多的效益,受益的不只是鄰里關係,連市府也包括在內。開放社區認養以後,後續的空間管理維護都是社區志工積極認養承擔,可見這是良好的綠色療癒與綠色空間維護。這對於市府政策來講,都是加分。
「不計算學校園圃在內,市府預留給社區園圃的維護預算,每年才1000萬。7年累積下來,將近20萬平台公尺的市區內綠地空間,不論是平面還是屋頂,它創造的效益絕對不只這幾千萬,其他的政策都未必能達到同等的效果。」
她表示,縱觀柯市府的各種政策:「這是民間最有感的政策,卻也是花錢花最少的政策。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前秘書長陳彥良則進一步指出,效益以外,都市農耕是讓人回到自然的媒介跟手法,每個人都能接觸到自然十分重要,培養農藝的過程中,也能夠在都農的空間裡從接觸自然去學習、成長。「擁有這些概念就會成為好的公民,將會影響整個城市的空間發展,培養永續人的素質。」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張聖琳教授提出,都市農耕是一種社會創新,改變了城市不進行農耕生產的過往定義,都農可以在日漸都市化的地球上創造一種新的社會關係。侯志仁教授則指,都農已在國際上不少城市發展,而台灣的都市,已在這 7 年來走出自己的模式和路徑。
呼籲各縣市候選人,九月份前應提出明確政見
都市農耕網發言人楊志彬總結:「今日眾人豐富的分享,正顯示都市農耕不再只是抽象的口號,而是這 7、8 年來,大家在這城市裡共同的、實在的生活經驗累積;堅持都農,將可以改變台灣,人跟城市、人跟土地、人跟文化的關係,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看世界的方式。」
他呼籲首投族以都農作為投票的考量,亦呼籲候選人們,做一個高格調的政治家, 既照顧市民也帶動台灣社會改變,都農可以是一個極好的路徑,並邀請候選人親自去農園走一遭,親身參與農園真實的互動,再提出政見。接下來,農園的永續經營是本網非常在意的一環,如何在用地取得,建築開發的過程和決策中,加入都市農業的想像,在制度上建立永續的基礎。
都市農耕網將持續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各地的農園耕種實踐者,共同研擬「2022 臺灣都市農耕宣言」,從臺北、新北、新竹、臺中、高雄等都市農耕政策現況經驗出發,提出具體的政策訴求。
都市農耕網也預告將在今年九月份,再次舉辦政策訴求記者會,邀請各個候選人,具體回應社會大眾:
「您作為縣市首長候選人,您是否支持 2022 都市農耕宣言,若您支持此宣言,您會如何推動都市農耕在縣市中具體落實與推展。」
都市農耕網 發言人 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 各單位代表,於室內發言 |
臺北市士林區德行里張僡美里長 | 臺北市松山區復建里林坤信里長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陳彥良 前秘書長 | 臺灣新鄉村協會 秘書長 陳沅蓀 |
與會名單
流程 | 分享主題 | 人員 |
流程說明 |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楊志彬 秘書長都市農耕網發言人 | |
全齡響應食農 DNA | 全齡架構圖說明 | 都市農耕網 劉哲瑋 |
親子農耕與集合式住宅農園 | 健康公宅住戶詹凱毓 小姐 | |
幼兒園主任,帶著小朋友就近走訪社區農園 | 德行里泰安幼兒園吳倩蘅 主任 | |
社區鄰里農耕的多元效益 | 德行繽紛農趣德行里 張僡美 里長 | |
退休長輩參與社區農園 | 德行繽紛農趣農園志工 | |
高中老師農耕結合課程與活動 | 建國中學家政老師曾慶玲 老師 | |
高中生校園農耕的投入經驗談 | 衞理女中高二學生 蔡涵宇同學、鄭詩儒同學 | |
職場提供農園環境企業帶頭來發揮影響力 | 博仲法律事務所屋頂農園文魯彬 先生 | |
綠色療癒特殊群體也應能享受農耕 |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秘書長張博然 園藝治療師 | |
都市農耕作為社會創新建構城市食農 DNA | 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張聖琳 副院長 |
流程 | 分享角度 | 人員 |
都市農耕議題串聯與課題凸顯 | 流程說明 |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楊志彬 秘書長(都市農耕網發言人) |
兒童發展與都市農園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李玉華 副理事長 | |
樂齡社會與生活農耕 | 臺北市銀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黃芳惠 女士 | |
社區農園可帶來的的社區營造效益 | 芥菜種會社區點線面吳素華 主編 | |
農園用地延續使用之議題 | 臺北市松山區復建里林坤信 里長 | |
農耕可以加值縣市局處既有業務推動 | 臺灣新鄉村協會陳沅蓀 秘書長 | |
學術研究角度實證都市農耕的價值 |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謝宗恒 副教授 | |
中部經驗與政策訴求 | 中部食農教育推動聯盟張明純 代表 | |
南部經驗與政策訴求 |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張金玉 校長 | |
國際各大城市均推動都市農耕政策 | 美國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侯志仁 教授 | |
政策訴求 | 都農三大政策訴求:(1) 重視全齡農耕需求(2) 由縣市首長整合局處措施(3) 制訂用地取得與延續辦法 | 訴求方向說明(1)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陳彥良 前秘書長(2)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楊志彬 秘書長 |
縣市政府都市農耕政策推動架構
都市農耕的市民權利,在過去八年,關於理念的普及、園圃的拓展、各學校、醫院、國宅以及市民生活不同領域的參與,都有很大的進展。「都市農耕網」民間社群與各年齡層的農耕實踐者,偕同兒童發展權、樂齡社會、宜居都市議題等多個團體,共同發聲,呈現當臺灣都會生活農耕的豐碩內涵。
針對「2022 年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要求每一位候選人都需要了解該縣市都市農耕政策與社會實踐近況,提出具體政見,來完善縣市都市農耕的政策機制。讓更多想要實踐生活農耕的群體得到政策的支持,讓已有豐富經驗的單位可以持 續發展,讓都市農耕,成為最有人情味的縣市永續政策。
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您準備好推動都市農耕政策了嗎?以下是「都市農耕網」提出的三大政策訴求:
一、全齡農耕:實質推動「七大農耕場域」政策,創造明確受益群體及公眾效益
(一)社區村里公共農園
(二)公寓大廈農耕樂
(三)社會照護綠生活
(四)培養農食公民
(五)主題園區與館舍,農耕加值經營特色
(六)公有行政機關與溫室氣體減量行動
(七)企業辦公空間與 ESG 具體作為
二、有誠意,也要有魄力:政策執行須具備「公眾協力廣度」與「行政整合執行力」
(一)首長制訂府級政策確立高度,局處分工加強深度,建立公眾參與機制
(二)制定明確機制,取得空間與用地
(三)對象培力與產業輔導
三、接地氣:善用國內政策基礎與縣市既有經驗,持續耕耘
(一)銜接行政院全國型部門政策基礎
(二)汲取縣市政府指標政策經驗
(三)邀請候選人親自造訪縣市內的公共農園
一、全齡農耕:實質推動「七大農耕場域」政策,創造明確受益群體及公眾效益
應研擬推動七種生活農耕場域:
(一)社區村里公共農園
(二)公寓大廈農耕樂
(三)社會照護綠生活
(四)培養農食公民
(五)主題園區與館舍,農耕加值經營特色
(六)公有行政機關與溫室氣體減量行動
(七)企業辦公空間與 ESG 具體作為
架構說明圖:全齡都市農耕參與群體與農園效益架構圖
七種農耕場域 | 受益者與公共效益 | 細項類型 | 成功案例 | 政策推動策略重點 | |
1 | 社區村里公共農園 | (1)社區長者,社區親子,居民,收成公益捐贈單位或共餐單位 (2)增進社區綠化,提供更多綠地空間 | 公有空地,讓民間團體認養使用 | 新北市板橋區新板可食地景 | (1)短期:從馬上可運用的公有空間來推動 (2)中期:主動協助輔導尚未有機會設置農園的社區,實現「一村里一農園」目標 |
公有屋頂,讓民間團體認養使用 | 臺北市士林區德行里繽紛農趣 | ||||
廢校活化 | 嘉義縣布袋鎮菜舖社區正義國小共食共耕基地 | ||||
2 | 公寓大廈農耕樂 | 住宅入住者,如住戶與親子、長者 | 政府興建「公共社會住宅」 |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公共住宅 | 規劃設計即納入公設機能,並核算至綠建築綠化審查評估。 |
民間公寓大廈 | 臺北市大安區成功國宅快樂農園、大同區時尚之星綠屋頂與農耕空間 | 運用管理委員會輔導與管考制度,宣傳與推廣 | |||
3 | 社會照護綠生活 | 參與農園耕種長者 | 銀髮族市民農園 | 高雄市前鎮區高雄南區銀髮族市民農園 | 協助機構與長照據點,從方案評估角度,融入生活農耕措施 |
據點長者 | 長照據點 | 臺南市歸仁區農會綠色照顧站 | |||
院區長者 | 安養院區 | 臺北市文山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屋頂菜園 | |||
醫院工作者與就診民眾 | 綠色醫院 | 臺北市信義區松德院區農園場域 | |||
機構服務對象 | 社福單位 | 高雄市三民街友服務中心園圃 |
七種農耕場域 | 受益者與公共效益 | 細項類型 | 成功案例 | 政策推動策略重點 | |
4 | 培養農食公民 | (1)學生(2)教學工作,可運用協助農場與農事資源,協助教案實踐 | 幼兒園 | 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小田園計畫 | (1)初期可由特定班級或社團,於校園內空間拓展農耕場域。 (2)有了農耕農事教學教案基礎後,應評估提高參與人次,針對課題提出解決方式 |
國小 | 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水稻田 | ||||
國中 | 高雄市前金國中綠光屋頂 | ||||
高中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農場結合家政課程 | ||||
高職 |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綠屋頂與農園 | ||||
大專院校與 USR 計畫 | 高雄中山大學「都市農業與永續發展」課程計畫與相關行動 | ||||
5 | 主題園區與館舍,農耕加值經營特色 | (1)園區遊客(2)相關體驗與操作活動參與者(3)協助園區主題知識推廣 | 植物園 | 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食物森林營造示範區 | (1)從主題業務推廣工作,發展與農耕結合的機會,善用農耕操作、食物與料理等多元的互動方式。 (2)從農事所需的材料整備之角度,評估機關相關二手資材、有機質材料、定期修剪、廚餘堆肥等挹注機會。 |
動物園 | 臺北市立動物園畜牧堆肥與動物糧食種植 | ||||
環境與科學主題園區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屋頂蜂花園 | ||||
人文主題園區 | 客家文化公園營造客家農場地景 | ||||
民間百貨商場 | 環球購物中心「小小農夫體驗營」 | ||||
環保局焚化廠區 | 臺北市與臺中市,將廚餘堆肥製作為肥料,分送給市民農耕 |
七種農耕場域 | 受益者與公共效益 | 細項類型 | 成功案例 | 政策推動策略重點 | |
6 | 公有行政機關與溫室氣體減量行動 | (1)投入農耕的職員(2)洽公民眾,收成公益捐贈單位(3)公有建築維護管理階段之綠化作為 | 公所建築 | 高雄市三民區行政中心屋頂農園 | 公有建築維護管理階段之綠化作為,作為規劃依據,並結合員工認養意願進行營造,亦可結合機關既有之志願服務志工團體共同投入。 |
機關建築 | 臺中市太平地政事務所屋頂園圃 | ||||
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露臺農園 | |||||
7 | 企業辦公空間與 ESG 具體作為 | (1)投入農耕的職員(2)企業 ESG 表現 | 企業總部 | 北投區 ASUS 企業總部屋頂農園新店區技嘉科技企業總部綠屋頂內湖區雄獅旅遊企業總部屋頂農園 | 鼓勵企業運用自有場域營造職員農耕空間。 |
企業據點 | 第一銀行華山分行綠屋頂與農耕 | ||||
工廠廠區 | 台積電中科生態園區內推動可食地景 | ||||
商業辦公大樓 | 博仲法律事務所與歌林商業大樓推動屋頂農園與綠能 |
二、有誠意,也要有魄力:政策執行須具備「公眾協力廣度」與「行政整合執行力」
(一)首長制訂府級政策確立高度,局處分工加強深度,建立公眾參與機制
(二)制定明確機制,取得空間與用地
(三)對象培力與產業輔導
推動項目 | 推動重點 | |
(一) | 府級政策確立高度,局處分工加強深度,建立公眾參與機制 | (1) 各局處分工推動(2) 首長督導進度(3) 民間意見反饋與調整 |
1-1 | 研擬階段 | 廣邀縣市都市農耕執行者(請見全臺灣公共園圃地圖所盤點的農園資料),共同盤點中央既有與都市農耕相關政策於本縣市推動現況、縣市推動現況,作為評估基礎。 |
1-2 | 提出基本計畫 | 提出執行工作項目,進行局處分工,例如每一個局處單位皆應盤點用地;農耕培力與輔導則由相關培力對象業務單位分別推動。 |
1-3 | 推動階段 | 由首長定期召開跨局處工作會議,會議邀請民間團體代表與會參加。 |
1-4 | 編列年度預算前 | 編列年度預算前,與政策關係團體舉辦意見交流會議,加強預算執行效益。 |
推動項目 | 推動重點 | |
(二) | 制定明確機制,取得空間與用地 | 以明確的建築與開發審議機制調整、行動執行辦法等,明確支持都市農耕機能納入都市開發行為,確保用地取得與延續機制。 |
2-1 | 研擬「開發前用地結合都市農耕與多元綠化」相關措施 | 情境類型(1) 非公用土地,且尚未進行簡易綠化,釋出用地讓民間團體營造農園 (案例:臺北市大安區錦安里霧裡薛水圳雨水花園營造經驗)(2) 非公用土地,已執行簡易綠化,釋出用地讓民間團體營造農園 (案例:臺北市松山區鵬程里快樂農園)(3) 民間開發前用地,尚未進行簡易綠化(4) 民間開發前用地,已執行簡易綠化(5) 民間開發前用地,實施都市農耕與多元綠化作為 (案例:2007 年內湖大直「晴耕雨讀」短期營造計畫) 整合對策(1) 建立〈開發前用地結合都市農耕與多元綠化推動辦法〉,並定期通知用地管理單位與所有權人,可依循此推動辦法,評估是否釋出用地予民間團體認養營造農園。(2) 針對同意釋出用地之單位,將土地資訊呈現於網路平台,並媒合民間團體提出耕種計畫需求,媒合雙方簽訂土地使用契約。(3) 針對已開始種植的基地,應於都市計畫與部門政策程序中,說明基地現況已有都市農耕與多元綠化作為,應延續現況農耕綠化營造成果。(4) 針對已種植達兩年以上之農耕場域,優先協調用地交換事務,或於基地開發之規劃階段依照〈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提出是否納入都市農耕機能之評估結果。 |
2-2 | 強化「基地規劃過程納入都市農耕機能」規劃設計與審議流程 | 情境類型(1) 建築基地開發之基地規劃階段,規劃內容納入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參考〈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2) 戶外遊憩場所開發之基地規劃階段,規劃內容納入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參考〈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 整合對策(1) 建立〈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2) 將〈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與評估與查驗程序,納入各縣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建築技術規則〉、各城市之碳中和或低碳城市自治條例 (臺北市-草案階段、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 等常態運作程序。 〈建築與休憩綠地之規劃階段都市農耕機能需求評估檢視表〉機能需求評估:基地中心半徑 1 公里所涵蓋的村里,訪談相關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大學,未來是否有意願經營管理都市農耕場域。盤點範圍內過去是否有執行過「共耕型都市農耕」(包含私有住宅共耕型都市農耕、公共空間共耕型都市農耕) |
2-3 | 擴大推動「既有建築與開放空間,推動都市農耕」 | 情境類型(1) 公用狀態者,機關自行經營管理 (案例:臺北市客家文化公園、各級學校、區公所農園)(2) 公用狀態者,機關釋出可農作範圍-屋頂,讓民間團體長期認養維護 (案例:臺北市大安區錦安屋頂農園)(3) 公用狀態者,機關釋出可農作範圍-戶外綠地,讓民間團體長期認養維護 (案例:臺北市萬華區糖廍文化園區)(4) 民間不動產,管理單位自行經營管理 (案例:ASUS企業總部農耕屋頂、雄獅旅遊屋頂農園、技嘉科技綠屋頂、環球購物中心等)(5) 民間不動產,管理單位釋出可農作範圍-屋頂(6) 民間不動產,管理單位釋出可農作範圍-戶外綠地 整合對策(1) 依據「興建後實施都市農耕之情境類型」案例與空間條件,建立潛力空間分析方法,盤點出具有適於實施都市農耕之地點及其管理單位。(2) 定期通知用地管理單位與所有權人,說明都市農耕政策,可由單位自行經營農園,或是釋出讓其他團體認養營造。(3) 針對「同意釋出用地之單位」,將土地資訊呈現於網路平台,並媒合民間團體提出耕種計畫需求,媒合雙方簽訂土地使用契約。 |
推動項目 | 推動重點 | |
(三) | 對象培力與產業輔導 | (1)培力各類型農耕推動角色(2)輔導綠色服務產業納入都市農耕主題(3)落實實質永續 |
3-1 | 培力對象:公有機關空間管理同仁 | 提供各機關,既有機關推動農耕空間經驗,促進更多公有機關屋頂或空地推動農耕綠化。 |
培力對象:社區公共農園潛在推動角色(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等)、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 推廣社區農園、屋頂型農園推動經驗,舉辦培力課程,連結縣市所提供的公有待活化空間資源。 | |
培力對象:企業辦公空間管理單位 | 舉辦縣市企業辦公場域推動農園經驗交流與參訪活動。 | |
培力對象:社會福利機構經營單位 | 針對服務對象領域,從機構營運角度,分享照護融入農耕方案、族裔農園營造方案,或是街友農園推動方案等經驗。 | |
培力對象:醫療院區經營單位 | 綠色醫院推動架構中,都市農耕可發揮的效益與實踐方法。 | |
培力對象:學校教師與教育工作者 | 依照各級學校類型,彙整較佳的校園農耕與食農教育方案經驗。 | |
培力對象:主題園區經營管理單位 | 研擬大型園區綠化維護管理與物質循環方案。 | |
3-2 | 產業輔導措施 | 可依照行業類別,例如在綠建築設計、園區規劃領域,應加強推廣規劃設計融入都市農耕機能的方法與公共工程需求,如國內已有社會住宅導入屋頂農園機能、大型公共建築綠屋頂農園規劃設計等。 |
3-3 | 落實實質永續 | 都市農耕政策措施,在人居環境綠地推廣,以及鄰近食物生產,具有明確角色,但仍應強化推動過程中,能源與資源永續的執行細節。 |
三、接地氣:善用國內政策基礎與縣市既有經驗,持續耕耘
(一)銜接行政院全國型部門政策基礎
(二)汲取縣市政府指標政策經驗
(三)邀請候選人親自造訪縣市內的公共農園
銜接行政院全國型部門政策基礎 | ||
1 | 環保署低碳社區 | 已有社區農園營造項目 |
2 | 營建署社區規劃師 | 已有社區農園營造項目 |
3 | 文化部社區營造政策 | 已有社區農園營造案例 |
4 | 農委會推動落實食農教育法 | 各齡實際耕作是最深刻的方式 |
5 | 衛服部長照2.0 | 鼓勵融入生活農耕之照護方案 |
6 | 衛服部綠色醫院 | 營造療癒的院區環境 |
汲取縣市政府指標政策經驗 | ||
1 | 臺北市全市型田園城市政策 | 首長定期主持府級會議,由每一個局處分工推動,協助社區、公有建物、醫院院區、公有社福單位、各級學校等建立農園空間,並釋出農園開放地理資料。 |
2 | 新北市可食地景政策 | 農業局、環保局等協助社區推動耕空間。 |
3 | 臺中市環保局城食森林政策 | 低碳城市辦公室推動,協助各類型農園空間營造。 |
4 | 新竹市環保局社區糧倉政策 | 輔導社區農園建置。 |
全臺灣公共園圃地圖,線上地圖 民間已統計全國約有 720 個公共農園(社區農園、集合式住宅農園、果樹公園、市民農園),校園農場推估約 400 處。 | https://goo.gl/4wlTSO |
民間團體「都市農耕網」簡介與歷年倡議資料
項目名稱 | 說明 | 網址 | QRcode |
全臺灣公共園圃地圖,線上地圖 | 持續彙整社區農園、集合式住宅農園、果樹公園等地點,製作為線上地圖。 | https://goo.gl/4wlTSO | |
「都市農耕網」社群歷年政策倡議線上文件 | (1)2014 年至今的歷年各地區倡議文件與新聞報導。(2)國際各大洲城市推動都市農耕之相關資料。 | https://g0v.hackmd.io/@chewei/Urban-Agri/ | |
「都市農耕網」Facebook 社團 | 公開社團,交流都市農耕議題推動經驗。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51321448229543 | |
若您願意接收「2022 都市農耕政策倡議系列活動」相關資訊,請填寫本表單 | https://forms.gle/DdRAWxqq7yVsewJm8 |
架構說明圖:全齡都市農耕參與群體與農園效益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