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 《越界》揭金門海洋汙染真相

每位影展策展人心中都有一個拍電影的夢,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回歸故鄉金門,歷時四年的傾心之作《越界》,本週六(9/25)將於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越界》描述台灣金門與中國廈門的海峽中線,終年漂浮著成片的海漂保麗龍、養殖漁具廢料,在金門長大的導演黃晧傑,兒時乾淨美麗的金門海洋已不復見到,他一路紀錄調查追到福建沿海養殖氾濫的港灣,與準備蓋國際機場的小鎮,才發現金門海域的嚴重汙染,竟來自金廈之間矛盾難解的「中國的經濟夢」。

 

《越界》揭露了金門日益嚴重的海漂垃圾與海岸慘狀,黃晧傑成長於金沙鎮西園村,這裡是金門本島的東北端,原本該是乾淨的海岸線,現在卻變成中國海漂垃圾的集中地。黃晧傑帶著攝影團隊,冒險搭船來到小金門與廈門之間三不管的海峽中線,空拍兩岸合作的違法養殖,綿延數公里的白色保麗龍海俗稱“珍珠海”,並實地走訪福建沿海圍頭灣小鎮,探訪當地漁民大規模投資鮑魚、海蚵養殖,這裏不僅是中國沿海最大規模的養殖聚落之一,更是金門海漂保麗龍垃圾的最大來源。

在《越界》的攝影鏡下,中國的養殖產業成為巨大的視覺奇觀,令人瞠目結舌。但隱瞞在經濟起飛的狂潮下,是大量的廢棄漁具和養殖廢棄物的汙染問題,尤其當這些海漂垃圾「越界」到了金門,成為當地海洋生態的夢魘,造成野生鱟等物種的生存危機。

民間的養殖漁場「越界」帶來了撿拾不完的海洋垃圾,廈門市興建翔安國際機場,更大舉放任海砂船「越界」到金門海域抽取海砂、將兩座互不相連的大嶝島及小嶝島,填海造陸、合為一,為了「中國夢」不惜犧牲當地的養殖業、破壞棲地。台灣沿海僅剩不到100隻的「粉紅天使」中華白海豚更面臨生存的終局之戰。在金廈海域的填海工程、海底聲音汙染和大量魚類捕捉的影響,白海豚族群明顯下降,近三個月更發生三起擱淺死亡的悲劇。

來自金門的導演黃晧傑,長期關注金門的環境議題,以及兩岸的瞬息變化。這次他將鏡頭對準對岸的廈門,從海上漂浮的海廢為起始,一路向西追尋;廈門島上「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大幅標語,不啻是對於金門海洋的警語。「金廈關係」始終是金門人難以梳理的情感與經濟關係,隨著廈門光彩奪目的「中國夢」,在經濟成就大於一切的發展趨勢中,《越界》讓我們看到金門海洋環境的危機,以及兩岸合作拚經濟裡的衝突。

《越界》將於9/25(六)於台北電影節首映,並於10/3(日)於台灣海洋文化影展放映。《越界》雜揉了台海兩岸特殊關係的獨特觀察,也透露越過海峽界線,迎接我們的是美好的中國經濟夢,抑或是一頭吞噬環境與人心的經濟巨獸。

越界劇照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