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因應對策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及台灣帶來嚴峻挑戰,為使各界瞭解COVID-19疫情對經濟金融體系的影響、主要央行所採超寬鬆措施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含台灣)的影響、主要央行與政府面對COVID-19疫情擴大的因應、本行因應COVID-19疫情所採行的措施,以及COVID-19的未來挑戰等,本行特別整理相關資訊,簡介COVID-19疫情的影響及因應對策(詳附件),謹供各界參考。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因應對策

(國際經濟參考資料)

Q1: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經濟金融體系帶來什麼影響?

A:COVID-19 疫情爆發所致的大封鎖(Great Lockdown),引發突發性且廣泛性的經濟活動停擺、供應鏈 中斷,業已造成經濟成長迅速下滑及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不利衝擊。

在經濟體系方面,COVID-19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甚鉅,在封鎖或隔離措施下,企業營運中斷導致產能利 用率下滑、員工收入減少,而供應鏈中斷更對下游廠商形成連環衝擊。此外,疫情期間,消費者與企 業信心下滑、縮減支出,已導致需求銳減,從而可能加劇企業倒閉與勞工失業的情形。另一方面, COVID-19 疫情改變了工作的型態與環境;疫情所致的破壞性力量,導致某些工作可能消失,而其他 工作則可能興起。

在金融體系方面,COVID-19 疫情所帶來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已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值得注意的 是,雖然實體經濟仍相對低迷,惟部分金融市場則呈強勁反彈;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似已出現脫鉤的 情形,此恐加劇對金融不穩定的擔憂,甚或資產泡沫化的疑慮。

此外,全球債務亦大幅擴增;其中,在公共債務方面,伴隨主要經濟體推出大規模紓困及振興方案, 截至本(2020)年 11 月中旬,總規模已達 12 兆美元,致本年全球財政赤字及公共債務對 GDP 比率分 別攀升至 12.7%98.7%

有別於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全球金融危機是銀行體系的問題影響更廣泛的經濟,且是因金融市場參與者間的內在互動所引起;COVID-19 則是對經濟的廣泛影響蔓延至銀行體系,疫情來自外來 衝擊,問題根源並非金融業,而是類似天然災害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不過,相較於氣候變遷等天然災害,COVID-19 對經濟金融體系的衝擊立即且劇烈,在全球引發貿易 急遽萎縮、跨境資本大量移動等廣泛影響,與因氣候變遷引發全球各地天然災難頻傳、對經濟金融產 生的影響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若不妥為處理,其所帶來的傷害可能不亞於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是漸進式、可預見的長期影響,各國多年來已探討並發展出因應氣候變遷風險的措 施,包括國際間金融主管當局敦促金融部門將資金導入綠能產業、要求金融機構妥為因應氣候變遷風 險等。COVID-19 所帶來的卻是立即、突發,且具高不確定性的衝擊,主要國家目前已採大規模紓困振 興方案、主要央行亦大採寬鬆性貨幣政策等緊急措施,惟真正解決 COVID-19 問題,仍取決於全球 COVID-19 疫情能否減緩、疫苗的研發與施打之狀況等;凡此種種,仍有賴政府、金融體系及民間部門 等多方面的合作與配合,方可能達成。

Q2:主要央行所採超寬鬆措施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含台灣)的影響為何?

A:Fed、ECB、BoJ 等主要央行持續大規模購債,致近期資產規模已升至歷史新高,擴增速度超越 2008~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截至本年 11 月,Fed 資產規模由本年初的 4.17 兆美元,擴大至 7.22 兆美元,增 幅高達 73.14%ECB 的增幅為 46.7%(由 4.69 兆歐元,擴大至 6.88 兆歐元);BoJ 的增幅則為 23.25%(由 5.72 百兆日圓,擴大至 7.05 百兆日圓)。若以資產對 GDP 比率來看,這 3 家央行的比率亦明顯 攀升,約為 2007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之 3~6 倍。

主要央行採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包含量化寬鬆(QE)措施等),導致資本大量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使 彼等面臨匯價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膨壓力等嚴峻挑戰。

小型開放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多屬淺碟型市場、購債規模受限,且不若大國能藉由 QE 的匯率管道以促貶 貨幣、激勵出口,進而提振經濟。關於此,本行早於 2014 年間即已指出,大國實施 QE 才有帶動本國 貨幣貶值的效果,台灣經濟規模小且新台幣非國際貨幣,即使採 QE 亦難以顯著影響新台幣匯價。瑞士 央行總裁 Thomas Jordan 於本年 12 月 17 日亦表示,瑞士等小國的債券市場規模小且流動性低,QE 措 施並不可行。

「台灣是一個小池塘,大鯨魚跳進來時,水花就四濺!」。面對來自大型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帶來龐大的跨境資本移動,身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台灣,無法隔絕這些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新台幣匯 率波動加大,確實是台灣的挑戰。

Q3:面對 COVID-19 疫情擴大,主要央行與政府如何因應?

A:本年 10 月後,美歐 COVID-19 第二波疫情急遽升溫(見圖 1),12 19 日英國為因應更具傳染力的 變種病毒而加緊封鎖,多國則暫時切斷與英國的交通往來。第二波疫情恐難免壓抑美歐未來數月的經 濟活動,惟隨疫苗在各國陸續施打,經濟可望逐漸復甦,國際金融市場在此樂觀預期及大規模激勵政 策支持下,對疫情的反應不如本年 3 月劇烈。

1     COVID-19 疫情每百萬人死亡數變動

英國病毒變種目前尚未扭轉國際間對明(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的看法。

目前國際間大抵認為,變種病毒尚未增加病情的嚴重性,似不致影響既有疫苗的有效性,惟可能帶來兩項影響:

(1)由於該病毒傳播速度更快,未來各國欲達成群體免疫的門檻提高,並使明年下半年爆發大規 模感染風險提高;

(2)未來該疫苗恐需像流感疫苗般定期更新後施打。

主要國際組織建議,面對 COVID-19 疫情的擴大,為對抗持續的不確定性,亟須續採強力的政策行動; 除持續採行強而有力的醫療及防疫措施外,維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等,係屬必要。

在貨幣政策方面,應續採寬鬆性貨幣政策與流動性措施,以確保信用流動(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信用的 提供)。至於財政政策方面,應考慮優先支出於醫療、社會保障、協助中小企業等,迨至疫情獲得較 佳控制,即應立刻做好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的準備。此外,結構性改革亦至關重要;疫情已加速工作轉 向較不正式與較不穩定者,改革應聚焦於為更多人、在更多地方,創造較高品質的工作,並搭配相關 教育與訓練等措施。

Q4:因應 COVID-19 疫情,台灣央行所採措施為何?

A:本年以來,因應  COVID-19     疫情蔓延,主要央行均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由於資本大舉流入,本行配 合調降政策利率(本年 3 19 日調降政策利率 0.25 個百分點),並推出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機制(本年 4 月開辦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9 22 日調高專案融通額度至 3,000 億元;鑑於全球疫情升 溫,為持續協助中小企業強化營運動能,12 10 日將銀行受理中小企業專案貸款申辦貸款期限延長 至明年 6 30 日;銀行自明年 1 月 5 日(含)以後新承作案件,其適用本行優惠利率期限得至明年 12 31 日;另截至本年 12 月 23 日,金融機構受理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的總戶數達 191,161 戶、受理申貸金額達 2,402 億元),以協助紓解中小企業經營困境,穩定家計部門及企業信心,有助維持經濟活動 順利運作。未來本行仍將視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適時採行妥適政策。

此外,在大量資本流入之際,為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 款,本行於本年 12 月 8 日起,修正施行「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進一 步強化不動產貸款針對性審慎措施。本案係落實政府「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之「信用資源有效配置 及合理運用」要求。

相較於主要國家,台灣的超額儲蓄龐大,加以尚有財政空間,宜將民間充沛的資金導入實質投資,並

搭配有助於就業與經濟成長的結構性改革,俾實現更強勁的可持續成長。

Q5COVID-19 的未來挑戰為何?

A:COVID-19 與氣候變遷均屬天然災害的一種,惟 COVID-19 所致的問題若不妥善處理,其所引發的衝擊 與挑戰恐勝於氣候變遷。

當前全球經濟前景仍存在相當不確定性,主因疫苗的有效性與施打進度仍具不確定性,若疫情惡化致 各國須延長採取管制措施的時間,金融市場恐趨向風險規避,進而削弱全球經濟成長。鑑於為因應 COVID-19 危機,主要國家已大採前所未有的寬鬆性貨幣政策及擴張性財政政策,這些廣泛、強力之緊 急性措施,已使政策操作空間進一步縮減。BIS 貨幣暨經濟部門主管 Claudio Borio 於本年 10 月指出, 短期內主要央行的寬鬆性貨幣政策可能不易退場,惟在某個時點,一旦條件允許,仍需啟動退場機制。 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支持不可或缺,惟鑑於主要國家均債臺高築,如何確保維持財政可持續性(fiscal sustainability),至關重要。

COVID-19 已為全球及台灣帶來嚴峻的挑戰,本行期盼全球 COVID-19 防疫的有效疫苗能儘速研發完 成,且接種情況良好,俾使疫情所致的衝擊早日減緩,如此一來,主要央行所採的寬鬆貨幣政策(QE 措施等)方能有序退場,從而減緩金融不穩定的隱憂、減輕小型開放經濟體所承受的外溢效應;此外, 政府債務亦不致大幅攀升至難以為繼的水準,從而使財政可持續性得以維持。政府、金融體系及民間 部門均應持續性地支持疫苗研發,並致力於防疫的相關措施,俾使大眾的生活及經濟活動等能早日恢 復正常。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