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畢典5名寶貝展翅高飛 唱唱跳跳歡喜迎向人生下階段

由唐氏症基金會辦理新莊、泰山、五股、林口地區第一家早療機構愛家發展中心,7月31日(五)晚上6:00舉行「天使之籟  頌愛音樂會」第十二屆畢業典禮音樂會(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一段205號4樓),5名愛家寶貝將轉銜至小學、幼兒園。愛家發展中心秉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理念,透過個別化且多層次的教學活動,幫助愛家寶寶能順利轉銜展翅高飛。

  「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成效是三歲後10倍以上」,為把握遲緩兒治療的黃金時期,並陪伴徬徨的家庭一同成長,唐氏症基金會透過早療個案管理、發展遲緩兒社區療育、機構式定點療育等方式,針對個案發展能力、教育需求進行評估,提供多元療育需求及家庭經濟的支持,2019年接受早期療育的特殊兒童提高至14,551人次。近年本會承接公共托育中心及親子館,辦理早療篩檢及早療宣導活動,服務131,947人次,接受早期療育課程及參加早療宣導活動達到146,498人次。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愛家發展中心成立於民國97年,有感於新泰五林區為雙北的蛋白區,資源相對於雙北市中心稍嫌不足,加上此區人口多由勞工組成,有許多經濟相對弱勢者需要協助,因此選擇在此開設早療機構,提供便利且專業的早療服務。

    31日的愛家發展中心舉行「天使之籟  頌愛音樂會」第十二屆畢業典禮,在疫情之際以小規模音樂會的形式,陪伴5名愛家寶貝轉銜至小學、幼兒園,愛家寶貝則特別準備拔蘿蔔戲劇、樂器敲擊的表演,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唱唱跳跳迎向人生下一階段。

     愛家發展中心主任蔡叔妙表示,本次的演出為音樂、戲劇治療課程的成果展現,在治療師透過音樂、教材的引導下,以活潑的教學增進寶貝們的學習意願,同時也能進一步訓練寶貝們的肢體協調,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本次表演寶貝們特別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準備,克服沒睡飽、不想練習等情緒,順利融入群體一同完成表演。

    典禮中,林正俠也分享,愛家規劃包括戲劇治療、音樂治療、園藝療育、幼兒體能遊戲等多元療育課程,以個別化且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寶貝在遊戲下,適應團體生活並培養轉銜後所需的能力。學習過程中,寶貝們從需要老師餵食到學會自己吃飯;遇到不喜歡的課躲在角落自顧自地玩玩具,現在已願意配合課程作息,甚至與同儕互動一起玩,期許每位寶寶從愛家畢業後都能展翅高飛。

愛家寶貝-家長故事

資工系漢媽從零自學特教不喊累 助酷酷子漢蛻變成暖男

  「為什麼上天對我不公平?」漢媽是兩個特殊小孩的媽媽,比一般徬徨無措的新手媽媽面臨更棘手的挑戰,如同兩塊大石壓在胸口上,但漢媽不喊苦,就讀資工系的她辭掉工作自學特教「比以前念書還認真」。現在今年從愛家發展中心畢業的弟弟子漢,在愛家學習及漢媽用心教導下,已從原本會踢人、打人酷酷的個性,到現在會主動送上擁抱、親親變成超級暖男。漢媽強調,她把小孩當作自己的老師,不僅讓婚姻更具革命情感,也重新學會許多生活大小事。

  子漢為今年愛家發展中心的畢業生,將轉銜至小學就讀。一般6歲小孩已可輕易地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但對於患有自閉症且認知發展遲緩的子漢卻是漫長的學習歷程。愛家發展中心主任蔡叔妙分享,子漢剛到愛家時,對於不喜歡的陌生人、事、物,不會表達的他只能選擇用大哭、大叫甚至踢人打人的方式表達不悅,沒辦法持續安靜地參與活動,還會影響到同儕學習。

  蔡叔妙指出,經過2年在愛家的學習,透過結構式圖卡的訓練,以小遊戲的方式幫助子漢建立作息、表達心情,像是子漢不想遊戲時,就翻出「我不想要」的圖卡來表達想法。現在子漢已能適應團體生活,會用言語進行基本的日常生活回應,到中心總是有精神地跟老師問早;原本會踢人、打人的子漢,現在對於喜歡的人還會主動送上擁抱、親親,從原本酷酷的個性,在學會表達後化身為超級暖男。

  子漢從酷酷的個性化成為超級暖男,除了在愛家發展中心學習外,漢媽全新全意的投入也成為進步重要的養分。不只子漢,漢媽還要照顧子漢的哥哥子毅,子毅是早產兒,併發視網膜病變與生長遲緩,漢媽分享,兄弟僅相差1歲左右,子毅已如同胸口有一塊大石,子漢的到來又再加上另一塊大石頭。

  漢媽回憶,連續兩個孩子都有狀況,總會想著是不是懷孕時不小心?是不是照顧有不周之處?非常自責,也怕身邊的親友不諒解,愛逞強的她也不擅向外求援,在比一般新手爸媽有更大的壓力下,常常另一半打開門回家,看到的場景為子毅、子漢跟她都在哭的場面。另外,兄弟倆出生的前兩年,也會覺得上天對自己很不公平,直到認識其他同樣是特殊家庭的家長,看到他們臉上總是充滿喜悅,才漸漸放下怨天尤人的想法。

  為了照顧兄弟倆,漢媽辭掉了原本的工作專心照顧子毅、子漢,原本念資訊工程的她,也投入全新的領域,開始學習完全沒接觸過照顧特殊小孩的課程。漢媽表示,為了照顧兩兄弟,她特別去上應用行為分析,專屬行為分析師的專業課程,有時間就會自學、泡在圖書館,除了照顧兄弟、打理生活家務外,就是在學習,自嘲有重新當學生的感覺,還比以前認真。

  漢媽強調,全新的領域有很多專業的內容,往往看一遍、兩遍後仍不懂,就算看懂了,用在孩子身上時,也經常發生孩子的成長進度並不如書中所提及的該年齡層應有的進度,常常因此而感到很挫折。

  談到照顧特殊小孩,漢媽指出,一般小孩大約在2到4歲可以不包尿布,但子漢在5歲才真正戒掉包尿布,在練習的過程中子漢知道要大便,但不知道要找馬桶,有時發現時子漢已經弄得滿屋子是大便,回憶當下簡直頭皮發麻、超級可怕。生活支出方面,為了負擔孩子的學習、生活費,漢爸則會主動爭取加班,漢媽自嘲有種偽單親的感覺,直到漢爸晉升主管後才有改善,但薪水幾乎用於生活開銷。

  從自責、怨天,再到努力自學陪伴兄弟倆成長,漢媽分享育兒心得,她說:「把心態調整到與孩子一樣,就能理解小孩為什麼會這樣做」;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她也經常覺得,其實兄弟倆才是自己的老師,像是要教小孩做家事,讓她重新檢視自己「不會要怎麼教」;談到家庭氣氛,漢媽說,孩子的壓力也讓夫妻間重新檢視並調整相處模式,這些年來,夫妻倆人共同克服許多難關,讓彼此更增添革命情感。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