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家長不以為意的小事竟出大事! 博士媽媽分享 孩子過敏演變成過動兒的真實經歷 台敏醫學會呼籲 注意過敏徵兆 立刻行動調整體質

台灣小兒過敏盛行率居高不下,國內家長行為調查發現,每2位家長就有1位雖有過敏意識,但實際上卻沒有採取行動為寶寶預防過敏,而這些家長甚至有高達70%有看到過敏徵兆,卻認為這些徵兆只是偶爾出現或很快消退,因此而輕忽小小的過敏徵兆帶來的大大危機。為了提升家長防敏意識,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邀請中研院心血管疾病與營養流行病學專家-潘文涵博士,將親身經歷拍成影片,希望能喚起更多父母對過敏的重視,立刻行動為寶寶預防過敏。

中研院潘文涵博士 投入研究孩子過動症的關鍵原因

影片中,潘文涵在一次兒子感冒就診時,才意識到孩子有嚴重過敏,這才回想起孩子一直以來有的小疹子、皮膚搔癢、鼻子不通、張大嘴睡覺這些現象,都是過敏的前期徵兆,因而投入了十幾年研究,發現過敏、血清素偏低,以及飲食不當,都是造成過動症的原因,許多過動兒也都有過敏體質。她提到,兒子的成長過程很辛苦,若是當年就知道過敏控制的重要,及早發現過敏小徵兆,處理過敏、改善體質,他的成長和學習就不會那麼辛苦,也會減少父母所受的煎熬。

注意過敏徵兆 皮膚、腸胃、眼睛與呼吸道是重點觀察部位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指出,皮膚、腸胃、眼睛與呼吸道是過敏好發部位。「皮膚過敏」會看到皮膚粗糙、紅腫,或者在臉頰、四肢關節反覆發作紅色癢疹;「腸胃過敏」會出現溢吐奶、腹瀉、脹氣、腸絞痛;「眼睛過敏」表現包括頻繁眨眼、揉眼、眼睛癢及黑眼圈;而「呼吸道過敏」會讓寶寶呼吸有咻咻雜音、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但多數家長認為「只是一點點過敏不會有事」、「長大後過敏就會好」而放鬆對過敏的警惕,從此讓孩子陷入「過敏進行曲」,併發多種部位的症狀,讓過敏越來越嚴重。

楊崑德表示,伴隨過敏造成的不適,孩子的睡眠品質、免疫發展、成長發育、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過去門診中,多次遇過有媽媽發現寶寶夜咳,但誤以為是感冒著涼,等到狀況變嚴重就診時,才發現孩子其實是過敏。這才驚覺孩子哭鬧、情緒不穩、睡不好,是因過敏而引起,且體格發育也受影響,體重比同齡孩子輕,讓家長十分自責。

輕忽過敏徵兆,可能對兒童健康造成長遠危害

  • 體格發展落後,身高平均少4公分:過敏影響睡眠,長期過敏個案的體格表現並不理想
  • 抵抗力差,肺炎風險高1.7倍:過敏反應造成免疫失調,降低了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 睡眠品質差,每天少睡2小時,一年約少睡730小時:皮膚搔癢、鼻塞、呼吸不順等過敏症狀,都會使得寶寶夜夜淺眠,睡眠品質不佳
  • 過動風險高,增加2-3倍:輕忽過敏徵兆,易併發兩種以上過敏症狀,增加過動風險
  • 情緒低落,4個有1個有憂鬱症狀:過敏所造成的不適感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導致情緒低落

生命最初1000天立刻行動調整體質 除了環境,飲食控制也是關鍵

楊崑德表示,預防過敏應該從孕期就要做好完善預防!孕婦時期應避免暴露於二手菸、PM2.5、塑化劑的環境。而寶寶出生後,由於面對的環境單純,且免疫系統、腸胃尚未成熟,「飲食」也是家長更需重視的調整體質關鍵。對寶寶來說,母乳是預防過敏的最佳選擇。但若母乳不足,或有特殊狀況無法哺餵,建議一歲後銜接母乳選擇「精準水解配方」,針對牛奶蛋白中的刺激分子切斷,避免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誘發過敏。也要注意居家環境空氣品質,降低塵螨,暴露足夠陽光和均衡維生素。潘文涵表示充足的蔬果和益生菌/益生質豐富食物,適量的Omega-3食物,少油炸食品是兒童青少年預防過敏體質的關鍵。

中研院心血管疾病與營養流行病學專家,潘文涵博士的真實故事影片,歡迎觀看:https://www.facebook.com/293672967746718/posts/285120689226197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中研院心血管疾病與營養流行病學專家潘文涵博士聯合呼籲,注意過敏徵兆,立刻行動調整體質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