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峯松全集(1)堅持走對的路》已於2019年10月出版,今天(6/11)仍選在蔡瑞月基金會舉辦《劉峯松全集(2)重返歷史現場》記者會暨簽書會,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張副館長及各位朋友再次撥忙蒞臨指教。《劉峯松全集》其餘部分仍快馬加鞭繼續編輯中,希望明年能出版(3)、(4)兩集,歡迎各位繼續支持指導。
編著者劉峰松介紹《重返歷史現場》專書內容,共分下列五部分:
第一部分「台灣人應知台灣史」:其中第一篇〈一千八百萬人的台灣史〉(見16頁),發表於1979年10月,距今已有41年,欣慰的是,作者這篇「台灣史觀」,現在已普遍被大家接受,歡迎指教。
第二部分「生態、人文環境」暨第五部分「半線(彰化)情懷」:大部分是作者夫婦早期從事環保工作的記錄。其中〈搶救柳溝—一個水污染個案工作報告〉(見305頁)發表後引起媒體重視,翁金珠及服務處幹部亦因而獲邀參加1987年7月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大學舉辦的「國際環保研討會」,返國後,即與施信民教授等共同促成「台灣環保聯盟」的成立(見324頁)。
第三部分「島國人民的民族性」:其中一篇〈台灣民性四論〉(見102頁),於1982年2月1日發表於《亞洲人雜誌》,名作家李敖在1989年10月《世界論壇報》的〈台灣人的「功利」性格〉一文,即引用作者論點,並予肯定;李敖是很少稱讚人的。作者這篇台灣人民族性的討論,或許還可以為此次台灣防疫(武漢肺炎)成功找到更多答案。(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台灣八大成功防疫因素」,最後一項:「優質國民」,應指「台灣人的民族性」)
第四部分〈比台灣人更愛台灣〉:(見132-229頁),是本集重點,提到12位「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外國人」。其中六位是日本人(施照子(見145頁)、八田與一(見167頁)、矢內原忠雄(見181頁)、稻垣藤兵衛(見192-222頁)、塩月桃甫(見222頁)、塩澤亮(見229頁));三位是美國人(郭佳信(見154頁)、黎 安德(見161頁)、白寶珠(見173頁));兩位是英國人(連瑪玉(見136頁)、巴爾敦(見188頁))及一位加拿大人(馬偕(見132頁))。他們有神父、有修女,有醫生、有畫家,有學者、有教育家,有工程師、有無政府主義者,也有只是心地善良的小姐,但是他(她)們大都為台灣奉獻了一生,甚至有的為台灣犧牲了生命。這些故事我們都知道嗎?台灣的教科書都提到嗎?我們全感謝過嗎?希望本集的出版能夠喚起大家及政府的關心。未來劉峰松將拜訪或送書給有關單位,包括中央政府相關部會,如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或地方政府,如台北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台南縣政府,甚至澎湖縣政府;希望相關單位能做點什麼?讓台灣後輩了解、感恩〈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這群偉大的外國人對台灣的貢獻。